5月9日,江门市教育局、江门市科技局、江海区政府携手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高新一小”)举办江门市科技赋能校园安全交流活动,提升校园安全智能化管理能力。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程大欣,江门市副市长周佩珊,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富鸣,江门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梁凤琼,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江海区、国科大广州分院、国科大应急管理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并为高新一小启动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运行按钮。
当前,智能化、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为校园安全管理在技防方面带来机遇。江门借“脑”高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应急管理、智能科技领域的顶尖科研力量,聚焦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提升,以科技赋能校园安全管理创新发展。高新一小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基于应急管理2.0概念,建立以线上信息流、数据流为主线,以应急事件处置为中心所打造的智慧安全校园系统。通过数字孪生可视化管理平台,以及强大的人脸识别、行为分析告警等功能,对校园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一屏观全校,一屏知全貌”的智能化管理。
高新一小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中,实现即时感知、反应迅速、智能应对的应急管理模式,是江门市科教系统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生动实践。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孙龙涛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期待与江门市及各相关单位携手,以联合实验室为纽带,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优化创新生态,推动更多 “从实验室到校园”的技术转化,推动江门校园安全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
江门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梁凤琼在致辞中指出,科技赋能校园安全交流活动以及高新一小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的启用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校园安全需要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示范系统的启动标志着我们校园安全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迈出关键一步,让我们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协作,持续深化技术探索,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守护师生平安。
当天,活动还邀请了广东省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协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育法制研究所所长张永华,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安全教育指导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雯,中国科学院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执行院长、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主任焦建彬作专题讲座。三位专家分别作《大安全观下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思考》、《数智技术赋能学校风险防控体系建构》、《应急管理 2.0 与中小学校园安全融合发展》的主题报告,带领与会教师深入探讨智能化技术在校园安全应急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路径,为科技赋能校园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科大技术支撑的智慧安全校园示范系统的搭建,为校园安全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高新一小校长马苏雁表示,未来,学校将携手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江海智慧安全应急联合实验室,继续深化平台应用,通过AI预警、数据看板提升安全管理效能;依托数字基座开放能力,联动课程教学、家校互动,实现生态共建;同时,升级“AI+安全”应用,生成个性化防护方案,精准赋能风险点,用科技温度筑牢成长防线,打造智慧校园新标杆。
来源:江门日报(文/图 罗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