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随着省科技厅产学研处梁宇宁调研员宣布“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我市又一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科技成果落地开花。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广东公司)余江总经理、省科技厅产学研处梁宇宁调研员、市科技局冯一宁局长出席了成立大会。中车广东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五邑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广东国通克诺尔轨道车辆系统设备有限公司等院校及优势企业等35位代表会员参加了联盟成立大会。
成立大会上,联盟理事长单位中车广东公司余江总经理提出,轨道交通创新联盟将以行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整合行业科技资源,融通行业的技术研发,逐步建成以中车广东公司为主体的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的轨道交通创新平台。他表示,联盟将秉承“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促进利益共享和协同发展。
省科技厅梁宇宁调研员指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省委、省政府正在实施“珠西战略”,致力将珠江西岸打造成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他表示,江门市作为“珠西战略”主战场,省科技厅将大力支持联盟的发展,瞄准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产业化有关创新成果,快速提升我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
市科技局冯一宁局长指出,轨道交通创新联盟的正式成立,是我市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举措,将为我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创新联盟成立后,充分发挥中车广东公司在联盟中的龙头作用,团结凝聚起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条中的各方优势力量,开展“协同创新”,积极打造共同的服务平台、研发平台、技术转移平台以及产业化平台,解决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成立大会后,联盟还召开了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和联盟技术委员会研讨会,研究讨论联盟发展有关事项。联盟还组织会员参观了中车广东公司研发生产基地。
创新联盟:
近年来,我市以新一轮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为契机,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为目的,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全面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先后组建了“广东省保健食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传声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松散、单项合作向长期、紧密、系统的转变。
“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是我市五大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是经省科技厅认定成立的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强强联合了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五邑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广东国通克诺尔轨道车辆系统设备有限公司等14家院校及优势企业。联盟以国家建设需求和市场为导向、强化以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为主体、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整合行业科技资源,融通行业的技术研发,组织瓶颈技术创新攻关,加快研究成果共享与转化,优化江门市乃至广东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整体升级,提高江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内外际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中国·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
规划总面积6600亩,依托中车广东修造基地的辐射作用,汇聚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高端配套企业,建成制造+研发+物流+生活服务+工业旅游的现代化,综合性配套园区,打造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助力广东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
是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与广东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于2010年6月1日挂牌成立,主要经营轨道交通车辆新造、维修及相关产业服务,轨道交通车辆进出口业务。
中车广东公司代表产品为CRH6型城际动车组和城市轨道车辆,适应各种轨距车辆。厂区规划占地约1500亩,总体建设规模为新造动车组700辆/年,三级修130列/年,四五级修各65列/年。厂区周边公路网发达,紧邻广珠城际线、广佛江珠、江恩线等城际轨道线路和广珠铁路、西部沿海铁路等国铁线路,附近为江门水道和国家一类口岸天马港,具有得天独厚的接轨条件和运输条件。
中车广东公司以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我国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宗旨,贯彻多元、集约、全链条、集群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立足珠三角,依托粤港澳,面向国内外,努力做到技术标准高端化、产品结构多元化,基地发展集群化,市场竞争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