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市民政局召开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传达全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24年全市民政工作成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副市长曹阳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全市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江门实践贡献民政力量。
一是社会救助更加精准可及。持续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低收入人口监测,探索流浪乞讨人员推荐就业。2024年向低保、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四类人群发放保障金6.92亿元,惠及10万余名困难群众。
二是社会福利更加优质精细。在养老服务方面,强化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推进老年助残服务发展,全市建有老年助餐服务点236处,深度结合发展“医疗+养老”,布局银发经济“新赛道”。
在儿童服务方面,构建以市级儿童福利机构为主体的区域性孤儿、困境儿童养育模式,一体推进我市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实践基地、基层儿童工作队伍、收养登记档案管理等省级试点建设。
三是社会事务更加便民利民。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推进新会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殡葬服务有序开展,落实惠民殡葬政策;加强区划地名管理,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四是社会治理更加全面高效。着力构建新时代慈善公益发展格局,进一步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推进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打好社会组织促就业“组合拳”。
五是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抓好民政领域安全生产,切实维护了民政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025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要围绕中心大局,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系统谋划和全面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
一是统筹老龄和养老服务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高质量完成本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加大老年人关怀服务力度,深化老年助餐服务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发展银发经济,推动高端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推进江港澳跨境养老服务合作。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研究编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五五”规划,实施好全国“社区智慧助老”行动试点,持续推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二是推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
统筹推进综合救助服务平台试点工作,推动“物质+服务”模式拓展。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强化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三是加强困境儿童成长关爱,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
完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加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加快省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高质量发展示范试点建设,推动市社会福利院扩容提质,提高基层儿童工作队伍服务水平。
四是优化社会事务服务,增强区划地名管理效能。
全面规范殡葬管理,做到伤心事暖心办。创新婚姻登记管理,优化 “跨区域通办”,全面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传承。
五是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发挥社会组织力量。
促进慈善事业规范发展,推动监管工作常态化,更好发挥福利彩票服务民生和公益事业的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向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公益慈善汇智聚力,优化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业务流程,探索建立协商议事、共建合作、信息交流“三大平台”。
会议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主动担当,履职尽责,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守护民政领域安全。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聚焦弱有众扶,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老有颐养,统筹发展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聚焦改革创新,提升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用实干擦亮民政底色,用实绩赢得群众口碑,不断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各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市民政局班子成员、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各县(市、区)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