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碟仔排骨
碟仔蒸凤爪
碟仔蒸猪脷……
一到中午
礼乐邻里食堂饭香阵阵传来
8月18日中午11时
记者来到位于
礼乐人民会堂旁的邻里食堂
礼乐人民会堂
经过升级改造
礼乐邻里食堂面向全人群开放
“真香”了!
记者带你探访新食堂的新亮点
⬇️⬇️
打破固有认知
升级“全龄友好”社区食堂
走进食堂,窗明几净、整洁宽敞,不少居民街坊已经在这里等待出餐,其中不乏学生、上班族等。
“以前总觉得这里是老人专属,现在名字改了,环境也年轻了!”带着孙子来用餐的李阿姨笑着说道。
据介绍,礼乐邻里食堂的前身是礼乐长者食堂,紧邻居家养老服务站,早在2019年就正式开餐了,为解决辖区老年人的就餐问题提供了很大便利。
然而,运营中发现部分居民因“长者食堂”的名称限制产生心理隔阂。礼乐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杨欢介绍:“调研中很多人认为这里是‘长者专属’,不太愿意进来吃饭,这次升级首要任务就是打破大家的固有认知,面向全年龄段开放,打造集便捷用餐、邻里互动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共享空间,让‘家门口的食堂’惠及更多家庭和个人。”
如今,经过提升改造的邻里食堂焕然一新。从外观上,橙白配色,十分温馨,门口还设置了富有礼乐特色的打卡墙,为邻里生活添上了一抹温暖底色。
从内涵上,升级后的食堂实行“全龄友好”政策:60周岁及以上辖区户籍低保、特困长者3元/餐、60周岁及以上辖区户籍长者7元/餐,普通市民13元/餐。这种“政府补贴+慈善捐助+企业让利”的三维保障机制,让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都能找到归属感。
与此同时,礼乐街道还创新打造“1十N”助餐服务模式,以邻里食堂为中央厨房,设置威东、跨龙、向东、武东、新兴、英南6个助餐点,每日为辖区提供约100餐次。
社会化运营
让公益与市场双向奔赴
此次升级的最大亮点是引入广东广垦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实现从“政府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型。
“在以往的运营模式中,食堂的建设、运营、服务背后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和输血,目标群体失准,‘福利泛化’,运营和服务效果并不理想。”杨欢表示,此时引入广东农垦集团的核心企业,拥有覆盖全国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现代化的仓储冷链能力,以及成熟的大型团体餐饮运营经验,可以有效保障食材的新鲜安全、餐品的稳定品质及服务。
重新升级后的邻里食堂,实行“明厨亮灶”,市民通过就餐区的大屏幕实时显示备餐过程;透过食堂内的明档玻璃,可见厨师们正在制作招牌碟仔排骨。
据介绍,这次礼乐邻里食堂不仅“模式”升级,更带来了“小心意”。食堂根据礼乐人的饮食习惯,推出了礼乐碟仔排骨、碟仔凤爪、碟仔虫草花蒸鱼丸、炒青菜等特色菜系,价格2元到4元不等,荤素自由搭配。同时,每月菜式都会根据市民街坊的建议进行更换,做到每月不重样。
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街坊的热情。“以前买菜做饭太麻烦,儿女又经常不在家,我一个人都懒得弄。现在好了,食堂环境升级,吃饭更加舒服,菜品还更丰富,省事又省心!”今年75岁的陈伯说。
“平时我和奶奶一起生活,得知街道新开了邻里食堂,今天特意带她来体验。考虑到我九月就要去外地读大学,奶奶独自在家做饭不便,以后她可以经常来这里用餐,既方便又能在邻里间有个照应。”今年18岁的曾嘉谊表示。
从“长者饭堂”到“全龄食堂”,从政府兜底到社会共治,礼乐邻里食堂的蜕变折射出基层治理的创新智慧。
来源:江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