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喝牛奶的水蜜桃”,记者在重庆台湾农民创业园(简称“重庆台农园”)里着实长了一把见识。“这种水蜜桃是从台湾直接空运移植过来的。用牛奶浇灌,长出的水蜜桃又大又甜。”来自台湾的投资者白双洲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了这种珍贵的台湾特色水果。白双洲已经在重庆台农园投资300多万元,引进台湾特色花卉、水果2万多株。
重庆台农园是农业部、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的全国第4家台湾农民创业园,是重庆市推进渝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三大平台之一。“以台为主、以农为主”成为其始终秉持的发展定位。
以农为主,从引进品种到引进理念
重庆台农园台湾精致水果示范基地内,负责管护的周师傅正精心地照料着远从台湾来的火龙果苗。“去年12株成苗结了300多个果,今年结得更多,这些火龙果算正式在重庆扎下根了。”周师傅高兴地对记者说。由他精心照料的火龙果,是重庆台农园引进的涉台农业项目之一。该项目成功后,火龙果、莲雾、释迦等一批原产自台湾的精品水果品种将以较低的价格出现在市民的“果盘子”里。
打造台湾精致水果示范基地,正是重庆台农园打造现代都市农业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目前,重庆台农园已成功引进多口味草莓基地、台湾特色种苗培育种植示范基地、现代化水产养殖小区等12个项目,累计招商引资10.1亿元。
“品种引进可不是最终目的。”重庆台农园管委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园区并不仅仅是冠上“台湾”二字的农田开发,而是把台湾精致农业理念注入到园区建设中。园区立足于发展集园艺、观光和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城郊型现代农业,使精致的农田本身成为一种风景,增加田地的附加值,注重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立体开发。
“通过双方合作,建立新的品牌,带动两岸农业的共同提升和发展,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起到带头、推动和宣传作用,促进农业技术的提升和农业生产的升级。”园区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作为西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重庆享有西部大开发政策、库区政策、保税港区等优惠政策。依托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区位优势,园区力争经过5年努力,建成西南地区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集散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地,构筑渝台两地人员科技信息交流、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和探索农业发展新机制的平台。
以台为主,从产业内涵到文化内涵
台湾元素,这是重庆台农园从开园就坚持的原则,也是入驻的台商们要力争保持的风格,他们认为有文化内涵才更有商业价值。
园区负责人介绍说:“台湾农民创业园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开发区,它既是一个经济合作平台,又是一个增进两岸农业交流的机遇。园区的发展不仅要依靠项目合作,更要多层次地进行技术人才交流,增加农业文化内涵。”
“我们只谈了两三个月,项目就开花结果了。”说起当时决定投资的事,福建福江连锁公司董事长罗宗雄还很兴奋。去年2月4日,他带领台湾农业技术专家等来到台农园,研究部署台农园彩色樱花、迷你盆景等具体事宜,很快彩色樱花在台农园就正式下苗。
为更好地满足在渝台胞和重庆市民的消费需求,台农园在规划中不断打造台湾特色,除了展现台湾现代农业、引进各具特色的农业项目外,还着重突出园区的台湾风情,供市民观光、旅游、品尝。园区特别规划了一条约3公里长的台湾风情街,街道两边将会引进一批以台湾同胞为主的有识之士创业,更多体现台湾风情的第三产业。据介绍,渝台风情展示及综合服务区占地约450亩,将打造以台湾著名的三峡老街、台闽老街、猫空茶社为模板兼备商业、商务、旅游等功能的休闲商圈。同时,台农园还修建了巴渝新居、社区服务站、台安湖和渝台风情公园等基础设施,以此完善园区整体配套。在这里,住台湾民居,品台湾美食,观台湾花果,还可看台湾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参观高山族民族村和台湾名人会馆等,让人身在重庆,也能感受地道台湾风情。
三大典范,从示范园区到新农村建设
在重庆台农园核心区所在的静观镇集真、和睦、陡梯3个村,目前都成立了村级劳务服务队,开展业务承接、就业培训等相关工作。据了解,台农园还通过给予农民土地租金、发放老龄人生活补助、广辟就业渠道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近两年来,仅务工收入一项就使当地农民每年人均增收800余元。
重庆台农园一直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建设为己任,力争成为重庆市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三大典范”。
为方便农民生活,打造统筹城乡典范,风貌独特、环境宜人、功能完善的5万平方米576套农民新村一期房屋已竣工交付群众使用,12万平方米1308套农民新村二期房屋也全面启动建设。同时,台农园为农民新村配套了社区服务中心、集贸市场、停车位、娱乐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
台农园结合园区当前基础设施建设量大而广和产业发展上以园艺为主的实际,与静观镇党委、政府通力协作,以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和园艺方面人才为主打方向,开展核心区范围内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使农民掌握终生受益的技术,提高其素质和技能。
如今,当地农民对于园区的入驻从开始的“观望者、抵触者”逐步成为园区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随着园区的发展,生活环境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收入稳定增长,最终成为成果的“共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