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法治事件
省法学会举办粤港法学法律界江门调研交流活动
活动由广东省法学会、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法律部共同发起,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专题研讨等形式,为两地法学法律界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务实平台。本次活动聚集江门法治建设创新、涉侨法律事务与仲裁实践、基层治理与法治文化融合发展等领域,为粤港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供实践样本。来自香港法律界、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五邑大学等高校的法学工作者以及省内部分法律实务届人士出席活动。
立法领域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江门开展立法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调研组就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做好《广东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广东省反走私综合治理条例》修订工作开展立法调研,还考察了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审判法庭、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
市政府立法工作会议暨立法业务培训会召开
会议通报2024年江门市政府立法工作情况,指出当前立法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业务负责同志对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进行详细解读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市相关执法部门介绍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的做法,并邀请省司法厅相关业务负责同志结合地方立法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作辅导授课。
执法领域
市政府发布2025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
为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经广泛征集、充分论证,《江门港港口章程(修编)》《江门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试行)》列入市政府2025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
江门市印发推进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从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监管执法、提升政府服务保障质量、保障高质量第三方服务供给、服务涉外企业商业秘密保护需求等六方面,系统规划未来三年商业秘密保护的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具体内容、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分工,着力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保护模式和实践经验。
司法领域
市人民检察院与市工商联召开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座谈交流会
会议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最高检部署的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重点分析当前涉企执法司法过程中违规羁押、撤案后未及时解除相关措施等情形,就当前民营企业普遍关切的法治痛点、堵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与务实研讨。
蓬江区人民法院出台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工作举措
围绕诉讼服务体系、企业合法权益、安全发展环境、诚信履约环境、司法协同机制等五大方面细化20条工作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链条、精准化激发市场活力,为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法治保障。
新会区人民法院成立全市首个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站
该站在江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揭牌成立,创新探索海洋“蓝碳”等替代性修复方式的运行机制,多维度发挥海洋环境资源审判职能,最大限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落实全市法院环境资源“三合一”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
普法领域
新会区司法局开展“法治益企行”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
聚焦企业在产业升级、合规经营及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法律困惑与迫切需求,通过法律资源平台精准对接需求、邀请律师专业解读新法要点以及户外普法答疑等形式,为园区企业职工提供高效、便捷“面对面”法律服务,进一步提升法治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
恩平市社矫启航基地与调解驿站双揭牌
紧扣“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文化内核,通过打造“冯如文化+社区矫正”模式,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本土化教育引导。创新打造“侨旅调解驿站”与“侨缘调解室”双载体,聚焦侨胞侨眷及本地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构建“一平台受理、一站式解决”闭环机制。
涉外法治领域
江门市开出首张涉港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
近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应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申请,开具了全省首张涉港商事仲裁案件调查令,用于调取权属登记情况以查明相关案情,通过强化审判机关与仲裁机构合作,进一步助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商事主体对江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信心。
江门市举办“法护营商 律企同行”涉外法律服务活动
围绕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政策、出口管制海关政策、企业出海合规性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企业关注的重难点问题,邀请海关相关业务负责人、涉外律师代表等进行主题分享,并现场解答企业代表的具体法律难题,积极搭建涉外法律服务与企业供给对接平台,及时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国际经贸规则,有效提升境外合规经营和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