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细心、耐心的帮助。社会没有抛弃我,政府没有放弃我,司法局的工作人员真诚帮助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重新做人呢?”9月24日,在拿到新的身份证后,刑满释放人员张某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江海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激动地说。一直以来,江海区司法局坚持宽严并济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做好“摆渡人”角色,凸显人性温度,得到社矫对象和安置帮教人员的一致好评。
十八年后回家路
未见亲人先遇“摆渡人”
张某的户籍位于江海区江南街道,根据安置帮教相关规定及职能权属,作为“摆渡人”的江海区司法局工作人员主动、提前与张某所在的新疆兵团某师某监狱对接,就刑满释放后的安置帮教工作衔接进行沟通协调。经了解,刑满释放后的张某于8月15日乘坐飞机于当晚19点45分抵达广州。江海区司法局指示江南司法所工作人员做好对接工作。由于张某暂时未办理手机,工作人员一直与其哥哥保持联系。当晚11点46分,其哥哥微信告知江南司法所工作人员,其从广州返回江门时走错了路,到家时间将会较晚,工作人员告知其要注意路上安全,到达江门后第一时间与工作人员联系。16日0点47分张某到家,其妻将相关照片发给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并对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真诚的关心表达了感谢。
证件失效怀自卑
助力办证提信心
因张某持有的仍是第一代居民身份证,证件已过期失效,面临着无法录入身份信息未能进行核酸检测的问题。获知身份证已过期失效后,张某情绪一度非常低落,表现出自卑心理,认为经过18年牢狱,早已与社会脱轨,难以适应,现在更是连核酸检测这样的基本需求也无法完成,以后的生活难有着落,重新融入社会将变得难上加难。
为帮助张某更好地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切实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工作人员一方面细心安抚其情绪,鼓励他坦然、理性、勇敢面对,另一方面,与派出所、社区、家属多方协调,并且立即联系属地街道社区防疫三人组协助解决张某核酸检测问题。了解张某的特殊情况后,社区防疫三人组上门对张某进行核酸检测。在获悉张某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后,8月 19日,通知张某到司法所办理安帮报到手续。随后,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张某一起到江南派出所办理相关户籍手续,在司法局、派出所、社区、家属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张某顺利办理户籍。当新的身份证件送到他手里时,他捧在手心久久凝视,满怀感激之情地向司法局工作人员分享了他的喜悦和信心。
心怀感恩积极面对
春风化雨迎新生
针对张某长期与社会脱节、思想和观念短时间内未能适应社会的实际情况,区司法局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认真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就业想法,鼓励他遵纪守法,痛改前非,努力开始新生活,同时与其家属达成共识,力争在就业、亲情修复等方面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帮助张某回归社会。
经过区司法局耐心、细致的劝解、引导和暖心帮扶后,在家人、朋友的理解接纳下,面对重获的自由,张某逐渐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表达新生的决心,争取工作机会。近日,张某专门向司法局工作人员告知已找到工作的好消息,他表示能够重新工作,在获得经济来源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将会倍加珍惜、踏实工作,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