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台山市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全面织好劳资纠纷防护、排查化解、依法引导三张“网”,精准服务企业在疫情下的劳动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1
强化法治宣传,
织好劳资纠纷“防护网”。
契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五一”劳动节、安全生产月等时间节点,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自觉学法用法,切实将法治宣传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将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普法纳入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及相关部门普法责任清单,明确要求全市各类企业生产经营培训将法律知识纳入其中。此外,加强部门联动,创新服务职工企业举措。8月3日,联合市总工会在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联合举行“进企业每月一小时”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启动仪式,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讲堂、联合调研、情况会商、法务培训、“法治体检”和合同公证等多项服务内容。8月26日,市律协台山工作小组和市律协劳专委、市律协青工委、市劳动仲裁委联合召开“疫情下劳资关系协调稳定发展”研讨会,围绕“疫情下企业经营存在的困难”“疫情下员工生存压力的来源”“企业经营与员工生存协调发展的法律保障”等主题进行研讨,并组织与会律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锦囊计”,切实为企业“把脉开方”。今年以来,组织普法志愿者、律师等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活动2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万余人。
2
推动人民调解,
织好劳动纠纷排查“化解网”。
一是突出重点,强化劳动争议领域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坚持普通排查和重点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对象和重点项目,要求各级调解组织和司法所对辖区范围内用工人数密集、容易出现矛盾纠纷的行业进行重点排查,着重检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用工备案等情况,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参与疏导化解,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引导当事方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二是强化调解机制保障。全市17个镇(街)和313个村(居)推动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多维人民调解组织体系,目前,台山市共有调解组织376个,其中村居调委会313个, 市镇( 街) 调委会18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43 个,个人品牌调解室2个。根据情况受理其辖区内发生的劳动争议纠纷,做到靠前处理、提前介入,确保劳动争议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台山市调处劳动争议纠纷类型的人民调解案件51件。
3
提升法援质量,
织好纠纷调解依法“引导网”。
畅通“绿色通道”,扩大受援范围,简化审批程序,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的案件,免予经济困难情况审查,以农民工、等为重点帮扶对象,对农民工妇女等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特殊弱势群体免除经济困难审查缩短审批时间,力争当天受理、当天审批、当天指派。今年以来,台山市法律援助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案件61件,其中追索劳动报酬案件52件,通过诉讼仲裁途径解决矛盾纠纷,较好地维护企业职工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