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以“ 三个聚焦 ”为抓手 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 发布时间:2022-09-20 16:14:59
- 来源:江门市司法局
- 字体【 大 中 小 】
今年以来,江海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司法部、省司法厅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部署,着力推进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高标准升级改造江海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行政复议服务中心,进一步整合律师、公证、行政复议等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律师咨询、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公证办理、法律援助、行政复议、非诉讼纠纷化解等服务,实现一站式受理、一体化运行。二是发挥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等平台作用,设立公证、法援、调解等协办点,推动服务触角向下延伸。三是以律师进工业园区、“千所联千会”为抓手,培育创建工业园区和商(协)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6个,其余工业园和商会协会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岗,建立联系合作机制,促进信息沟通、人员融通、业务联通,帮助企业疏通经营活动的“堵点”和“难点”。 一是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主动对接市侨联,推动涉侨法律服务实体入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涉侨法律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涉侨法律服务。二是引入公证服务。公开引进公证机构进驻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创新推出“一村(社区)一公证员”服务模式,提供“零距离”公证法律服务,全面提升群众和企业对公证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三是提升法律援助工作质效。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放宽经济困难标准,降低援助门槛,做到应援尽援、优援。加强对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城镇下岗失业工人、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切实做到便民惠民。四是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向企业和员工面对面讲解《民法典》《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企业和员工依法维权意识,拓宽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引导企业员工学法、懂法、用法。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00余次、法治宣传20余次,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0次,提供法律论证、合同审核等服务20余次,组织各类法治讲座10余场。 配齐配强区、街道、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队伍。举办涉外法律服务培训班,邀请优秀涉外法律服务律师作专题授课,提高涉外法律服务水平。鼓励本辖区律师事务所出台港澳律师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港澳律师来江海执业。召开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培训会,提升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法治乡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进网格,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公证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兼职网络员作用,助力基层治理网格化工作。规范各类法律服务人员执业行为,建立健全投诉查处制度,充分发挥自律管理作用。全区共有律师87名,“每万人拥有律师数”达2.18。现有人民调解人员501名,调解组织101个。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不断壮大公共法律服务骨干队伍,累计培育“法律明白人”253名,法治副校长54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