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恩平市以承接江门市市县镇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在全省率先举办县域行政执法“岗位大练兵 技能大比武”活动。通过做好“四项加法”,锤炼一流执法队伍,推动基层综合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优化基层治理效能。
1
“引领+宣讲”,政治练兵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抓好“必修课”。将政治锤炼摆在首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修课,贯穿练兵比武全过程,教育引导全市执法队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打造学习平台,抓好“公开课”。依托“恩平·法治大讲堂”活动,通过“一把手”带头讲、法学专家专题讲、执法人员现场讲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政治宣讲,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截至目前已举办市级法治大讲堂7期,各镇(街)、市各有关单位共举办500余场。三是立足岗位需求,抓好“自修课”。开展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网络远程培训,针对《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民法典》等与行政执法工作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开设课程,组织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利用零散时间、工作间隙加强自学,补齐“短板”。
2
“培训+帮带”,专业练兵提高执法水平
一是以帮带学助提升。建立“示范+导师”帮带机制。围绕下放的执法事项,编制自然资源、城市管理规划等8大领域共58项高频、常用事项的执法工作指南,并作为学习教材下发各镇(街)。设立法制审核片区制度,与“导师制”工作相结合,组织市直行政执法部门29名业务骨干成立8个导师团,通过“传帮带”等方式向镇街传授执法实务技能。
二是以干代训助提升。开设行政执法“两平台”实操教学课程,邀请两平台工程师进行实操授课,详细讲解平台办案的操作流程。依托执法工作指南,加强基层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信息自动采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和执法情况网上公示等工作,切实解决执法业务协同难、碎片化和“数据孤岛”等问题,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两平台”应用水平。
三是以督促改助提升。推进“检察院+司法局”联合案卷评查工作,成立由专职律师、检察官组成的案卷评查专项小组,每季度在全市行政执法单位、镇(街)中抽取若干案卷进行详细评查,分析每个案例的优点和应注意的事项,形成精品案例作为学习教材。此外,针对做得不足的案卷,通过发出《行政执法督察建议书》的方式,及时提出限期整改建议。
3
“学文+习武”,集训练兵强化作风
分三期对我市行政执法部门、各镇(街)共30个单位的244名执法队员开展5天4夜的封闭训练。集训全程实行军事化全封闭式管理,既有理论学习、实操演练、团队拓展,又有体能训练、队列训练、内务训练、集中汇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文武双修”强化执法队伍作风养成。
一是专家教授讲课“学文”。以政治练兵为统领,邀请专家讲授思想理论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课,围绕公共法律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开设业务课,强化应知应会、必用必学的基础知识和执法技能的掌握。
二是军事队列教学“习武”。以作风练兵为抓手,要求参训人员严格按照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队容队姿、纪律作风、队列队形、队列动作等军事化训练,激励团队士气,提高队伍战斗力,实现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
4
“考核+竞赛”,实绩练兵抓实成效
以考为尺,强化成果运用。坚持个人考核和团体考核相结合,将“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作为展示执法队伍素质形象、挖掘选树执法骨干的重要平台,活动成效作为2022年度市直机关考核和镇街绩效考核中法治政府(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是以赛促学,精心组织市内赛。在市内举办“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知识竞赛,重点围绕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组建竞赛题库,要求参赛单位自行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加强学习并举办初赛,选拔尖兵组成参赛队伍参加决赛,全方位检验执法人员对专业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激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热情。
二是以比鼓劲,积极参加市外赛。在全市执法队伍中精心挑选“执法尖兵”和“办案能手”组成恩平市代表队参加江门市首届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与其他兄弟市(区)的6支代表队通过现场移动执法办案评比和执法理论知识竞赛两个环节展开角逐,最终取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为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