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接到群众报警称某用人单位员工在宿舍休息期间死亡,经初步鉴定为自然死亡,非工伤,现死者家属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抚慰金,双方产生纠纷,麻烦司法所派调解员前来协助调解!”
“好的,收到,我们立刻过来处理!”
这是开平市公安局塘口派出所和开平市司法局塘口司法所开展“警调衔接”多元调解模式探索的工作缩影。
今年以来,开平市各镇(街)司法所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所在镇(街)派出所全力推动“警调衔接”机制建设,逐渐形成了司法所与派出所密切配合、良性互动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所谓“警调衔接”机制,即民警在日常接处警过程中,若发现属于纠纷类警情并符合调解条件的,则联系司法所调解员联动调处化解。调解员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过程中,若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或涉黑涉恶线索,则及时告知派出所,寻求民警协助化解。通过警调联动协作模式,及时化解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有效维护辖区稳定,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力和水平。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各镇(街)司法所积极推动“警调衔接”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警调衔接”工作机制已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其中,塘口司法所以深化“警调衔接”机制为着力点,与塘口派出所建立常态化联动合作模式,助力塘口镇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在法治化轨道上稳步向前;长沙司法所以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为目标,与长沙派出所联合成立了“警调衔接”工作小组,联合制定了“警调衔接”工作方案,促进“警调衔接”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赤坎司法所积极与赤坎派出所、赤坎交警部门联动,发挥“警调衔接”作用,妥善化解了劳务欠薪、合同争议、交通事故致人身损害赔偿、车辆撞坏村口百年石狮子赔偿等多宗矛盾纠纷,有效减轻了赤坎镇量大面广的矛盾纠纷给基层民警带来的繁重负担,科学高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警调衔接”多元解纷机制在矛盾化解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实现公安机关出警快速反应机制和人民调解矛盾纠纷经验的优势互补,增强协同作战能力,确保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了社会矛盾的积聚升级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截至目前,全市各镇(街)司法所联动派出所调解警情纠纷69宗,均成功促成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调解率达100%。
接下来,开平市各镇(街)司法所将持续深化“警调衔接”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将规范、严谨、科学的工作理念贯穿“警调衔接”全过程,加强资源整合、突出源头化解、立足综合调处,充分推动人民调解与公安调解优势互补,真正做到无缝衔接、规范运作,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促使“警调衔接”成为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化解民怨的新渠道,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