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蓬江区司法局积极推进“私人定制+心里辅导+志愿服务”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新模式,实现了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有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社区矫正+私人定制”,精准纾难强服务
着重从人性化关怀上做好社区矫正稳控工作,对每一名新入矫对象,均通过面谈、上门家访和数据调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摸清其现时家庭、经济、生活和健康等综合情况,对就业、生活确实存在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组织进行分析研判,找出问题根源,并按照“一人一方案,一事一对策”的原则,主动对接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和区民政、人社、妇联等部门组成帮扶小组,针对性拟定送医送药、职业培训、物资帮扶等“私人定制”矫正方案措施,提供政策、物资、就业的帮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22年以来,共为困难社区矫正对象解决经济困难64人次,提供就业帮扶7人次,推送就业信息24次,累计受惠6629人次。
“社区矫正+心理辅导”,温情矫正暖人心
结合入矫面谈工作,对441名新入矫对象开展以《再犯罪风险评估》、“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评为主的心理测评工作,对在评估发现的环境适应能力较低,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睡眠不佳等症状的社区矫正对象全覆盖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提高情绪管控能力,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真正实现矫正工作管、帮有机结合,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2022年,蓬江区司法局指导撰写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指引手册》,通过江门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从心出发”社区矫正心理矫治项目》申报审批,为社矫对象及其家人科学准确掌握心理健康标准与维护技术、识别异常心理提供了有效工具支撑。此外,还联合德信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江门市中孚智造电子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设立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基地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建立蓬江区首个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心理辅导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基地,既丰富了重点人群帮教管控手段,又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达到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赢局面。
“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寓教于乐促回归
加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树,与社工组织合作,通过“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组织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化身“普法宣传能手”,在“公益活动导善行,法治教育正身心”迎元宵节主题活动、“种植普法绿树,学习普法知识”“六一送祝福,志愿暖‘童’心”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将社区矫正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双向结合,以更加有趣的矫正教育方式,推动社区矫正对象集体服务向公益性、志愿性转变,使社区矫正对象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奉献,有效解决了社区矫正工作公益活动内容单一、不便监督、社会效果差等问题。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参加志愿活动,从“心”培养社会责任感,修复社会关系,顺利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