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律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统筹推进机关党建与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创新“引”“建”“联”“融”四字工作法,建立体系、联合发力,在服务中心大局、保障改善民生中有效发挥专业优势,持续释放法治动能,推动法治蓬江、平安蓬江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引”字领航,全面强化政治统领。一是坚持把思想引领作为关键,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出台《江门市蓬江区司法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制定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清单,落实全员培训任务,提高干部职工、法律服务工作者政治意识、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制定《江门市蓬江区司法局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把党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具体任务,以“清单式”落实当月实事任务,把党建工作“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二是坚持把教育引路作为抓手,依托律师行业党建示范点,举办党建工作培训,全方位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实现全区司法行政系统150名党员全覆盖,引导机关党员与律师党员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三是坚持把价值引航作为重点,扎实开展“忠诚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主题活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两个维护”成为根本政治底色,“人民律师为人民”成为共同价值取向。
二、“建”字筑基,全面完善党建体系。全面系统梳理局党组织架构,设立1个机关党支部和1个律师行业党委,律师行业党委下设19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构建起“局党组+行业党委+党支部”的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强化党的领导制度机制建设,梳理、完善13项党建工作制度,印发《江门市蓬江区司法局党建工作制度汇编》,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行,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局面更加生动。以机关模范党支部示范引领律师行业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落实定点联系机制,局机关党支部定期联络律师行业党组织,局党组成员直接联系3-5个律师事务所党支部,按照“一问题一策略”及时跟进党建情况,全面加强对律师党建工作的指导。
三、“联”字聚力,全面提升党建水平。通过队伍联管,形成工作合力。联合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和“为民服务践诺牌”创建活动,成立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和律师行业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司法服务、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工作的第一线,共宣政策法规、共解治理难题、共谋发展良策,在基层一线检验模范机关创建成果。通过人才联育,提升综合能力。召开区青年律师现状需求调查分组座谈会和举办涉外法律服务培训讲座,制定青年律师党员发展规。深入实施“侨都赋能”工程,组织7家律师事务所策划市内首个《港澳律师大湾区执业人才引进政策》联合发布会,为“侨联港澳 邑聚人才”吸引团结更多优秀港澳人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融”字赋能,全面增强党建实效。打造“侨都乡村法治行”品牌活动,推动党员律师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百所兴百村”活动成效,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选派机关党员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通过与5家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结对共建,实行组团式精准帮扶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建成石滘村法治文化广场,力促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华丽“蝶变”,把党建共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满足乡村法治需求的行动力。依托“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指导、组织律师事务所开展“律动前行暖企关怀”“法律服务进园区”“精英律师下基层”等活动,为企业免费开展法治体检,为群众解答法律疑难问题。充分发挥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的作用,实时关注并快速响应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积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难题。推动涉外涉侨法律服务站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律师志愿者定期为企业、群众在办理跨境事项特别是涉华侨华人事务中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意见。制定《江门市蓬江区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工作方案》,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网格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党员律师在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工作主力军作用。2022年,在局机关党支部的带领下,律师深入基层开展公益法律宣传共611场次,法律咨询服务人次达到1927次,出具法律专业意见1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