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蓬江区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法治建设,以法治建设促进党建,推动法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强烈的政治意识把牢政治建队“方向盘”
始终牢记政治机关的定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任务。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2022年蓬江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纳入区委党校的重点课程,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二是把党的领导贯穿机关党的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创新打造党建品牌,持续开展政治轮训,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对标”意识,提高“找差”能力,落实“补短”举措,引导党员干部主动靠前服务,增强群众工作本领。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司法行政工作的“辛苦指数”赢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紧扣职能任务,下大力气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切身利益问题,以司法行政工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聚焦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编制《江门市蓬江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指南》,推行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导师制”培训模式被江门市纳入市县镇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任务,得到省、市司法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范围推广。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立江门首个行政争议联合化解工作站,加强“司+检”联动,对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征收拆迁、行政不作为等行政复议案件,加强调解,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聚焦法治惠民要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档升级。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服务资源有效配给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搭建工作基础上,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已形成1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132个村(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构建覆盖全区的法律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法律服务。
三、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主动担当作为使法治“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积极发挥法治在经济发展中的保障作用,主动融入中心、紧密围绕中心、精准服务中心,为蓬江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积极履职,聚焦主责主业有作为。制定年度依法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加大法治建设统筹协调力度,以实际行动将“一规划两纲要”中绘就的“路线图”“任务书”变成“实景图”“成绩单”。二是突出法律服务职能,彰显法治温度。党员骨干主动靠前谋思路、想方法,以“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精英律师下基层”“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为载体,积极示范引领全区330余名律师到农村、企业、社区开展政策宣讲、法治宣传、“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等活动。充分发挥江门市中小微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的作用,实时关注并快速响应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积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法律难题。全面优化公证服务,推行11种公证事项线上申办,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互联网取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坚持“稳”字当头的底线思维,以社会治理成效巩固社会稳定“护城河”
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一是强化政策措施风险防范,推动合法性审查。充分发挥好合法性审查的源头防控作用,对区政府重大投资建设项目、社会维稳、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融资、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涉法问题提供精准法律意见,审查及时率、办结率均达100%。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人民调解员名册动态管理制度,组建医疗、房地产、教育领域的调解专家库,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排查大网络。成为全市首个实现区、镇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和全省第二个实现省社区矫正系统与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系统对接的县区,2篇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案例入选司法部的社区矫正案例库,精准矫治工作得到司法部充分认可。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蓬江区司法局将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让法治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广大企业家和人民群众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