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悄然而至,站在新一年的起点,回顾2024年工作,新会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持续推进全民法治素养为目标,在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上不断做加法,坚持资源整合、紧靠重点工作、发挥公益支持、着重活动加持,以“三式”方法推进法治文化景观建设,为基层法治底蕴增色添彩。
一、以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推进研学基地建成
结合市创建法治文化“十佳”品牌工作,以打造“古井‘法治+文旅’新IP”品牌为抓手,依托文旅百年书香文化村慈溪村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孵化培育“鹅校”法治IP,建成法治研学基地。基地设有“法治翻翻乐”“法律寻宝角”“法治抽盲盒”等普法游戏硬件设施,集学法、玩乐及“打卡”于一体。目前基地已投入使用并组织辖区亲子家庭开展法治“City Walk”活动,以普法研学的模式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基地建设不但丰富群众学法体验、拓展基层学法平台,同时也为延伸法治文旅建设,探索打造法治文化特色小镇提供新元素、新亮点。
二、以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新时代法治村道落成
以落实“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大法治乡村治理普法宣传,有效释放法治文化阵地效能。区司法局派出第一书记驻点沙西村建设“法治乡道”,“法治乡道”临近村民休憩场所,是进出沙西村的主要干道,将法治乡村、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内容结合传统文化特色,设计文字对联灯牌,既富有文化气息,又通俗易懂。路通灯明为基层群众点亮法治之光,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法治意识。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普法工作统筹协调职能,以“八五”普法规划为抓手,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普法宣传活动。2024年,依托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资源,组织、指导各镇(街)、部门开展各类“法律进农村”活动约300多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万余份,营造浓厚的乡村法治氛围,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三、以发挥“公益支持”拉动法治文化阵地三方共建
积极发挥“公益支持”,依托“百所兴百村”活动,发动律师事务所积极参与基层一线法治建设。区司法局、广东圭峰律师事务所和三江深吕村联合打造三江镇深吕村法治文化公园,在原有乡村公园的基础上融入法治元素,建成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普法宣传于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公园运用图文展示、法律问答的方式设置了“法治长廊”“法治凉亭”“村民议事角”等法治文化景观。发挥公园靠近学校民居的便利性,围绕青少年、妇女、老人、农民等普法重点对象开展各类主题普法活动,提升基层农村传播法治文化水平,促进改善城乡面貌。
基层是法治建设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新会区司法局通过建强乡村普法“小阵地”促进基层普法释放“大能量”。下一步新会区将继续探索乡村普法新模式,推进城乡普法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