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既有“社区矫正对象”这一特殊身份,又同时具有女性情感细腻、敏感多变的心理特征,易受家庭关系和社会舆论影响,在情绪上产生大幅波动,在就业、融入社会、重构家庭角色等过程中面临更大挑战。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江门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联合妇联、民政、人社等部门以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创新构建 “四维工作体系”,通过心理干预、法治教育、文化浸润和精准帮扶的立体化措施,为女性社区矫正对象铺就“身心同治、法德兼修”的重生之路,在严格执法中彰显法治温度。
心理关爱:以“心”启航,重燃生活希望
建立“线上直播+线下互动”心理健康服务矩阵,组织观看心理健康讲堂以及和谐婚姻家庭讲堂直播,累计吸引700余人次在线学习。邀请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开展《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化解心理困境 点亮家庭温暖之光》等多主题的专题讲座。通过案例解析、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并提供婚姻家庭关系处理的指导,助力构建和谐家庭氛围。
法治护航:以“法”为盾,筑牢权益防线
组织参与 “江门女性” 微信公众号的线上普法竞答活动,在趣味答题中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法律知识入脑入心。联合市妇联举办“维权普法集市”,参加“三八”趣味游园会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巧妙融入互动游戏,让法律知识“活”起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法治素养。邀请律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为蓝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以真实案例剖析讲解女性在婚姻家庭、劳动就业、财产继承等方面享有的合法权益,引导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文化浸润:以“艺”养心,传承文明之美
注重以传统文化滋养心灵,精心设计不粘布花制作、艾锤制作以及非遗漆扇体验等多场手工艺术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感受中华传统技艺魅力。“这是我入矫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的价值,原来我也能创造美。” 在漆扇制作活动中,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捧着亲手制作的漆扇,动容地向工作人员分享着她的作品。通过以“艺”养心的教育模式,既享受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又增强文化自信。
温情帮扶:以“爱”筑家,共绘回归蓝图
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机制,联合民政、人社等部门联合进行帮扶。针对就业困难的女性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抖音短视频制作、电商运营、家政清洁等技能培训,并积极推荐就业岗位。对生活困难的女性社区矫正对象,联合社工机构开展“入户暖心行”活动。通过上门走访帮扶,面对面谈心,了解思想动态与生活需求,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个性化服务,传递司法温度,让其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为迷途女性点亮回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