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汇聚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 护航侨乡高水平对外开放—AI涉外法务成果暨海事仲裁主题分享会”在江门成功举办。会上,江门市调解协会与澳门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上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江门针对葡语国家、东盟、太平洋岛国等重点地区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布局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江澳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一衣带水,血脉相连。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通车,拉近的不仅仅是江澳的空间距离,更大的是心理距离,进一步打通了湾区核心区域向粤西辐射的经济大动脉,为两地的经贸往来、人员交流、旅游合作、法律服务、规则衔接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为:江门市调解协会与澳门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据统计,祖籍江门的人在澳门占了三分之一左右。澳资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进程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对于江门来说更是如此。截至去年底,江门已累计设立澳资企业1410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的11.76%,成为了江门外资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澳资企业在江门这片热土上扎根、发展,为江门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与此同时,活跃在澳门地区的葡语国家企业数量不在少数,两地商贸合作频繁密切,难免产生一些商事纠纷,如何快速高效解决这些商事纠纷,为江门企业“走出去”,外资“引进来”提供优质的涉外法律服务,成为摆在“中国侨都”面前的一个时代命题。
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要针对葡语国家、东盟、太平洋岛国等重点地区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布局。去年12月,江门召开新形势下涉外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市委书记陈岸明再次强调要针对上述重点地区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布局,持续推进江门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今年3月16日至17日,市委书记陈岸明率团访问澳门,要求发挥澳门中葡平台独特作用,在深化两地合作中互利共赢。
江门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工作安排,下好“先手棋”,主动对接澳门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3月7日邀请该商会到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考察洽谈,蹄疾步稳推进江门市调解协会与该商会确立长期合作意向,并于3月26日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据了解,澳门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成立于2003年4月,其主要由澳门各界商企组成,向会员提供中国与葡语国家市场的商务咨询服务、援助、后勤服务和促进其经贸合作,以强化澳门与葡语国家传统的商贸关系。商会成立以来,一直大力促进澳门与葡语国家的双边贸易,为推动澳门成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市司法局精心打造“禾美五邑 和谐江门”调解品牌体系,奏响“禾美五邑”协奏曲,书写了侨乡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篇章。此次江门市调解协会和澳门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是“禾美五邑”调解品牌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延伸。双方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定期开展信息交流与互访活动、跨境商业纠纷调解合作,加强法律专业能力建设,为两地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未来,市司法局将以澳门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作为链接点,联通葡语国家等重点地区,架起促进两地商贸合作、涉外法律服务的“连心桥”,加快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布局,更好地服务江门“引进来”“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