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司法局(市复议办)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着力强化统筹监督职能,依托新成立的开平市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运用“府院联动+多元调解”的纠纷处理模式,持续加强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推动行政争议从源头得到治理,实现实质性化解。
跨界协同,多元联动“添合力”。开平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协调优势,强化府院协同治理效能,为高质效化解行政争议注入全新动能。在一宗医疗保险缴纳履职的行政诉讼案件中,税务机关虽负有办理医疗保险缴费登记的法定职责,但因涉案当事人医疗保险补缴标准难以确定,导致市税务局无法受理补缴申请,形成了履职僵局。为化解矛盾,开平市司法局积极配合江海区人民法院开展联调联解工作,通过组织案件协调会,邀请市税务局、市医保局、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梳理案件争议焦点、明确实质性化解路径。凭借行政机关的统筹协调职能优势,经过多轮沟通协调与释法明理,促成各部门就医疗保险补缴标准达成一致意见,推动市税务局依法受理当事人补缴申请,满足了当事人的实质诉求。最终,当事人撤回起诉,案涉争议得到实质性解决。
一“站”解纷,联调共治“止纷争”。开平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府院联动新机制,强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配合,联合市人民法院推动争议化解端口前移、服务前置,打通行政救济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某当事人不服市人社局工伤资格认定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开平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化解争议的主阵地作用,秉持调解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配合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协同化解,积极促成工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数额达成一致,并签订《工伤赔偿调解协议书》,推动案件民事争议有效解决、行政争议迎刃而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大限度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开平市司法局畅通多元化调解渠道,完善标准化办案流程,凸显实质性化解成效,通过高效拓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双轨联调渠道、高标准打造行政争议调解中心、高水平推动调解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引导更多法治力量向疏导端用力,凝聚实质性解纷的制度合力。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开平市司法局通过先行化解、协调化解、联调联解等方式,成功推动40余件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得到实质性化解。
下一步,在江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开平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联动衔接机制的作用,构建涵盖争议预警、联合调处、类案指导的全链条工作闭环,最大程度从源头化解行政争议,实现行政争议源头预防与实质化解的双效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