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为进一步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宣传效果,全面展示我市社区矫正工作成效,凝聚部门协作合力,提升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知晓度、认同感与支持度,6月20日,由江门市司法局主办、开平市司法局承办的江门市“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在开平市社区矫正中心举行。活动特邀市社区矫正工作相关单位代表、人大代表等30余人出席,并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零距离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成效。
沉浸体验,感受社区矫正工作全流程
代表们现场观摩了社区矫正对象的集中点名教育和队列训练。在严肃有序的氛围中,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饱满、动作规范,充分展现了行为矫正的显著成效。代表们通过实地观摩,直观感受到社区矫正在规范管理和行为重塑方面取得的扎实进展。
在开平市社区矫正中心,代表们实地参观了报到登记室、信息采集室、宣告室、心理辅导室、教育培训室等“三区十九室”规范化建设情况,现场观摩了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宣告仪式。庄严的宣告流程、精准的身份核查、严肃的纪律宣读,彰显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与法律权威。
在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屏演示“雪亮工程”与社区矫正监管的深度融合,并现场随机视频连线抽查社区矫正对象实时情况。开平市司法局作为全市首家成功将“雪亮工程”接入社区矫正中心的单位,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活动轨迹全过程、全时段、全区域精准管控。代表们纷纷表示:“科技赋能监管,实现了从‘人盯人’到‘智防智管’的转变,不仅大幅节省了人力成本,更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与风险防控水平。”
汇聚众智,共促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座谈交流环节,市司法局向代表们全面通报了近年来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的进展成效、创新举措、面临挑战及未来规划。随后,各单位代表围绕本部门工作职能纷纷发言,聚焦关键环节,从不同角度为更好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和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寓教于乐,构建社区矫正工作“连心桥”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宣传手册,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社区矫正与监禁刑罚的区别,消除群众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标签化”误解。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性强、趣味十足的社区矫正知识小游戏环节。群众在参与过程中,既增进了对社区矫正法律法规、目的意义及日常工作流程的了解,又有效拉近了社区矫正工作与社会公众的距离,营造出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次“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既是一次社会参与的“邀请函”,也是一次法治宣传的“展示窗”。江门市司法局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为新起点,持续深化部门协作、强化科技支撑、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从“管得住”向“矫得好”迈进,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回报社会,为法治江门平安江门建设贡献司法行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