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暑假模式开启,安全的警钟也随之敲响。近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适时开展“暑期平安行”活动,民警带着精心准备的“安全课”,分别走进市特殊教育学校和市华侨中学,用真切的关怀和专业的知识,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们送上了量身定制的暑期“平安符”。
用爱心筑起安全防线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讲座现场,法治副校长胡卫同志没有选择复杂的说教,而是用生动易懂的PPT图文以及精心准备的小视频,围绕暑期最易出现的溺水、交通、拐骗、消防、饮食、居家、防疫等安全隐患展开讲解。从“不跟陌生人走”的防拐提示,到“勿玩家中的水气电”的安全提醒,再到“游泳时必须要有家长陪伴”的防溺水警示,主讲人放慢语速、配合动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收和理解。
针对特殊孩子的认知特点,主讲人设计了情景模拟:如“陌生人”递糖果,教孩子们摆手说“不”;遇到火灾时,我们如何正确处置……,在具体、形象的引导下,孩子们听的全神贯注、答的整齐划一,现场互动氛围热烈高涨。最后,胡卫带领全体同学齐声读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借助这句深入人心的宣传语,讲座在整齐有力的氛围中圆满画上句号。
以真实案例敲响禁毒警钟
在江门市华侨中学的报告厅里,主讲民警郑大谋围绕“青春无毒 平安暑假”主题开展禁毒宣教,面对正值青春期、好奇心强的初中生,主讲人手持着电子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听说过‘上头电子烟’吗”。随即向同学们展开讲解依托咪酯“上头电子烟”的流行形势,揭露右美沙芬在“右美”群体中的滥用现状。同时,结合毒品仿真模型,进一步揭露精麻药品的双面性以及滥用的危害,“一旦沾染,不仅会摧毁身体健康,还会让家庭陷入绝境。”
讲座中,民警还结合场所实际讲述了青少年因好奇尝试毒品而误入歧途的经典案例,当说到“有的人因过量吸食毒品导致神经错乱跳楼自杀”时,台下的学生们纷纷露出震惊的表情。民警也趁此机会教授如何拒绝陌生人给的可疑食品饮料,如何做到慎重交友……。以此进一步提高同学们防毒拒毒能力。
禁毒宣教课
两场讲座,对象不同,侧重有异,但都承载着同样的期盼——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平安的度过暑假。下一步,市强戒所将继续围绕暑期平安主题,充分利用所内资源,将更多的青少年“请进来”,到所“取平安”。只愿这个夏天,每个孩子都能在平安中收获快乐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