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开平市立足群众法治需求,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宣传”“数字技术+法治宣传”新模式,依托“一网一微一线一终端”等数字政府改革成果,拓宽新媒体新技术普法渠道,不断提升群众学法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让法治宣传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一、搭建新媒体矩阵,扩大普法覆盖面
开平市将新媒体新技术普法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利用全市各镇(街)各部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宣传资源构建“普法矩阵”,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通过发布法律法规解读、普法资讯、法治文化作品等方式,向群众宣传和普及宪法、民法典、禁毒、反诈、消防、劳动保障、公证、人民调解等各类法律知识,推动以案释法常态化,持续拓宽“掌上普法”覆盖面,提高群众“指尖学法”便捷度。其中,开平市司法局以“开平司法”账号入驻法治日报“法治号”平台,共发布法律法规解读、以案普法、扫黑除恶、禁毒等宣传信息53篇,阅读量达3万人(次)。
二、聚焦群众需求,加强普法传播力
开平市紧扣群众需求创新普法载体,推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部门单位各展所长,主动适应新时代信息获取方式,打造“开检小喇叭”“开平市妇联邀你来学法”广播栏目,创作《宪法伴我成长》《国家》《税务便民播春风》、开平民歌《妇女权益有保障》等歌曲MV,开设“税费e播间”,摄制《人民律师》《公证于心》《法度》《“医”起同行》等普法微电影,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推广,为广大市民打造“听觉+视觉+互动”于一体的普法资源库。其中,“方言普法”“民歌普法”等特色普法方式将法治声音带进千家万户,“开检小喇叭”广播栏目以“案例小剧场+法律知识”“本地方言+普通话”的形式在开平广播电台黄金时间段轮播,同时在全市镇(街)781个广播站(点)和92所中小学校的校园广播播放,目前共播出19期,受众达50余万人;开平市妇女联合会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核心内容,创作了开平民歌《妇女权益有保障》,在歌词中巧妙融入了平等就业、反对性别歧视、家庭暴力防治等知识,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朗朗上口的民歌旋律,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开平市妇女联合会”微信公众号的听歌学法活动,上线4天点击量即近5万次。
“开检小喇叭”电台普法栏目
开平普法民歌《妇女权益有保障》MV画面节选
“南粤女声”微信公众号转载开平普法民歌《妇女权益有保障》MV
三、创新特色品牌,提升普法影响力
开平市司法局以“资源整合+智慧赋能+部门共建+政校结对”为创新思路,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普法品牌矩阵。组织开展旁听庭审、“数字检务”“智慧社矫”“普法进企”等特色“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12期,推出“法律明白人”先进事迹线上展播16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双百行动’赋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获评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2024年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创新案例”荣誉称号和2023-2024年广东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开平市人民检察院以“MG动画+微视频”形式创新打造侨乡特色普法品牌“碉楼下的普法微课堂”,将普法微视频推送到“两微一端”、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展播,在全市各镇(街)、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各单位户外LED屏和电视屏上每日滚动播放,该项目获评广东省2021-2022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优秀普法项目。
“法律明白人”先进事迹展播
“碉楼下的普法微课堂”普法视频画面节选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开平市以新媒体新技术为支点,撬动普法宣传提质增效,让法治之声响彻侨乡、浸润民心。下一步,开平市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元化的普法新模式,让法治知识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让法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注入更强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