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鹤山市将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作为打造珠三角最优营商环境县(市)的重要抓手,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一周内出台了政法亲商十二条、减少涉企执法检查六项措施,今年上半年,涉企检查数、处罚案件数同比下降49%、24.7%,本级财政非税罚没收入同比下降66.72%,12345政务服务热线满意度98.9%,经营主体净增1298户。
一是压减检查频次,提升执法效能
按照各行业领域对检查频次和覆盖面规定的最低标准,压减涉企执法检查频次、减小执法检查对象覆盖面,今年上半年累计对5180家经营主体实施检查,减少检查对象5427家,较往年下降51.2%。实施更为全面“综合查一次”,将147个执法事项整合为57个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8个部门已牵头完成对40家经营主体“综合查一次”。创新执法监管方式,运用大数据与智能算法技术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动态筛选约1500家诚信企业纳入行政检查“白名单”,与1619家经营主体签订承诺书或采取非现场执法监管方式,为守信经营主体营造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二是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执法行为
落实执法检查事前告知制度,对3522家经营主体在实施检查前予以提前告知,推行亮码入企、亮证执法,32个执法单位通过公示专栏向社会公示检查主体、事项依据、文书信息等内容,让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成为常态。出台鹤山纪检监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机制,加强对市场监管等九大领域13个执法单位的实地调研指导,整改重监管轻服务、执法办案程序不规范等问题155条。结合江门市“廉润五邑·亲清护企”工作安排,把集中整治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一体推进、协同部署,推动解决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不及时、案件超期办理等9个问题,行业协会商会减免、降低收费4.12万元。
三是强化源头管控,凝聚执法合力
统筹18个执法部门组建工作专班,紧盯城市管理、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领域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制定建筑垃圾倾倒执法工作指引、县级市场监管免罚清单等8项制度,及时有效联动处置建筑垃圾倾倒等难点堵点问题。落实政法亲商十二条,全市政法机关向企业派发“警(检)护企联络卡”3600余张,累计解决涉企纠纷1898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11.72亿元,以可感可及的成效为企业发展赋能减负。比如,沙坪街道某鞋厂委托中介办理购买设备退税有关手续,中介泄密导致一诈骗团伙通过企业账户两天内走账200多万元。因其中某笔交易发生在异地,外地警方随即赴鹤山准备将企业法定代表人带离调查处理。鹤山警方及时介入、积极协调,最终对该企业法定代表人办理了取保候审手续,进一步减轻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下一步,鹤山市将持续聚焦企业关切,落实减少涉企执法检查六项措施,推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