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是企业权益的“救济阀”,也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和法治政府的“助推器”。江门市将行政复议作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建立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监督联动机制等举措,不断提高法治护企效能,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畅渠道:打造便企服务新体系
立足企业需求,推行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六个一”举措,构建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开辟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培育打造工业园区行政复议服务点,依法扩大涉企行政复议受案领域,简化申请方式、优化受理流程,让企业少跑腿。通过座谈调研与精准释法相结合、送法进企和开门迎企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法治服务、警示法律风险、宣讲助企政策。通过行政复议开放日、网络直播、以案释法专栏等多种形式,面向市场主体高频次、全方位、多视角宣传普及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
今年上半年,全市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45件,其中调解和解结案24件;复议后未起诉案件112宗,涉企复议案件实质化解率达77.24%。多数行政争议在复议阶段解决,充分体现企业对行政复议的认可。
提质效:打造办案办理新模式
聚焦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从流程优化和重点领域着手,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涉企案件听取当事人意见率、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听证率、专家咨询率均达100%,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类案量办,缩短办案期限。将调解贯穿案件全程,市本级做实行政复议调解中心,各县(市、区)全覆盖建成行政争议(复议)调解中心,联合多方力量开展调解,重大案件提交行政复议委员会论证。重点关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领域,依法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问题。
如某企业不服一宗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后,办案团队联合执法部门深入企业实地调查,精准指出执法部门处罚决定中的排放标准适用错误,推动行政机关自行纠错,促成双方和解,为企业挽回10万元罚款损失。
今年上半年,全市两级复议机构调解和解案件(含立案前)305宗,同比增长12%;调解成功率45.86%,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共成功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3.55万元。
强监督: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
创新建立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监督联动机制,行政复议力量深度参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聚焦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和联合监督,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反馈-整改”闭环,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规范一行”,从源头减少涉企行政争议。
今年上半年,全市复议机构累计直接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29件,发出复议意见书、建议书13件,发出提示函3件,有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接下来,江门市将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监督纠错的刚性、调解纾困的柔性和源头治理的系统性,使其成为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