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尼泊尔籍人士通过江门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对五邑公证处及公证人员进行了表扬,并亲笔签署了感谢信。信中特别强调:“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公证人员非常专业,每一步都解释得很清楚,效率很高。服务态度特别友好耐心,让我感到温暖和放心。今天让我感受到,江门为外籍人士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这里的营商环境也非常友好。”
事情原委于2025年7月23日,五邑公证处接待了一位尼泊尔籍的A先生,A先生表示他因意外丢失了存有重要资金的银行卡,而其已购买了返回尼泊尔的机票,需于当日下午离开江门。时间紧迫,银行卡的挂失补办又直接关系到其工作和生活的诸多事务,情急之下,他前往五邑公证处寻求帮助。
面对当事人的燃眉之急,五邑公证处迅速响应,立即安排公证员龚盈盈和助理林兆枫、陈皆静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公证人员深入了解情况后,精准判断通过办理委托公证是解决其无法亲自留江办理后续手续的最佳方案。公证人员耐心指导 A先生准备申请材料,结合其具体需求专门起草委托书内容,并细致解释委托事项的法律含义及前往银行办理的注意事项。在高效协作下,五邑公证处于受理申请的当天上午即为A先生成功出具了公证书,确保 A先生能够安心踏上归途。A先生对五邑公证处公证人员的专业素养、极高的效率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表示“十分满意”,于是以文章开头的感谢信以表感谢。
外籍人士在异国他乡常因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或对本地规则不熟悉而面临跨国事务处理不便等问题。A先生通过一份委托公证,有效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即使人已离开江门,也能放心委托他人处理本地事务。这是五邑公证处践行“公证为民”宗旨的生动实践,也是我市致力于为所有在江门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提供无差别、高品质、有温度法律服务的缩影。我市通过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质效,切实增强外籍人士在江门办事的放心感、安心感、暖心感,提升其归属感和满意度。
近年来,五邑公证处积极贯彻落实我市优化涉外法律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耕公证服务领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擦亮江门法律服务品牌,为营造我市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公证力量。
一是专业延伸,实现“公证+翻译+代办认证”一站式办理。
提供涉外公证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为当事人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和个性化的公证方案建议。涉外公证服务范围涵盖出生公证、亲属关系公证、营业执照公证、婚姻状况公证、驾驶证公证、学位证公证等多种公证类型。机构内设专业的翻译团队,提供英语、法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语种翻译,支持线上翻译服务办理申请,可为当事人提供专业高质量翻译服务。与此同时,提供代办认证服务,切实解决当事人因不清楚认证流程、地域跨度大而造成的“认证难、认证慢”等问题,实现“公证+翻译+代办认证”一站式办理。
二是立足侨乡,精准服务海外侨胞需求。
进驻江门市华侨华人服务中心,在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设牛江镇涉侨(港澳台)公证联络点,扎根村居一线,主动收集涉侨(港澳台)公证需求信息。2022年5月5日,五邑公证处入选司法部、外交部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公证机构名单,与我国驻外的196家使领馆开展海外远程视频公证,不断满足华侨华人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努力打造多品类、高质量、对标国际化市场的涉外法律服务事项和服务产品,不断提升华侨华人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已联合我国驻美国、新加坡、西班牙等驻外使领馆完成23宗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办理,为海外侨胞解决了资产处置、投资经商、事务处理等热点需求,赢得海内外赞誉一片。
三是科技赋能,提升涉外公证服务效率与体验。
以“智慧公证”服务为抓手,依托自主研发的“五邑AI公证人”平台、“证安邑”微信小程序端以及“邑解通”远程视频系统,打造“全线上零接触”的涉外公证服务模式,显著提升效率与体验。当事人可通过“五邑AI公证人”平台享受全天候7×24小时涉外公证问题咨询,打破时空限制。该平台支持文字语音智能互动,覆盖中、英、粤语及客家话等方言,支持万人级并发咨询,确保服务稳定高效,答复质量达专家级公证员水平。当事人可通过“证安邑”微信小程序端实现在线申办公证及提交资料,公证人员同步在线审核与受理,办证进度实时可查,当事人可随时随地掌握动态。依托政务数据共享机制,直接对接政府部门数据库,通过线上核验替代纸质证明,大幅减轻群众提交材料的负担。当事人可通过“邑解通”远程视频系统实时与公证员视频沟通及签署文书,彻底打破地域限制,极大提高办事效率。
四是优化流程,保障质量与便捷性。
根据不同国家和公证事项,提供清晰、详尽、动态更新的证明材料清单指引,方便当事人提前准备。积极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精简证明材料,优化服务流程,群众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预约时间、提交资料,公证员后台预先审核,提高办事效率。对于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的涉外公证事项现场办理、现场出证;不能现场出证的,在三个工作日内出证。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和工作规范,及时为群众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从细微处让群众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感到舒心与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