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海区司法局将法律援助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法治微触角”,主动嵌入纠纷调解、权益保障和网格服务等环节,推动法律援助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2025年以来,全区共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48件,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获赠锦旗4面,服务质效与社会治理得到同步提升。
援调融合“解纷于微”,筑牢矛盾化解首道防线
简单纠纷“一体联调”,优化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衔接机制,对劳资、家事等常见简易纠纷实行“一站受理、联合调处”,力促就地处置、快速化解,防止矛盾沉淀升级。复杂案件“全程兜底”,法援律师前置介入疑难案件调解,调解不成则无缝对接仲裁或诉讼,实现“一次受理申请、全程法援保障”,有效遏制矛盾激化外溢。三人小组“前哨化解”,在村(社区)网格组建“法律明白人+调解员+法援律师”联动微单元,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快响应、现场调,预防“民转刑”、“小拖大”,守牢和谐第一线。
服务延伸“援惠到人”,兜牢民生权益保障底线
站点延伸精准触达,在妇联、残联、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等9个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近距离服务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群体。专项行动靶向纾困,针对劳资纠纷、妇儿权益等痛点,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护苗”“助老护老”等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绿色通道畅通速办,对弱势群体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简化流程,确保“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协同治理源头预防,联合人社、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欠薪排查整治,源头化解欠薪风险,兜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底线。
建强末梢“响应在格”,提升网格治理精度效能
服务网络全域覆盖,将法律援助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网格体系,构建区—街—村(社区)三级联动法律援助网络,全区3个街道工作站、64个村居联络点,形成“全域覆盖、就近响应”格局。力量下沉协同联动,配备64名村级联络员、25名驻村(居)律师,与网格员紧密协作,实现纠纷“格内报、联动办”,服务“格中走、网中结”。智慧赋能便捷高效,推广“互联网+”“云受理”“市域通办”,支持在线咨询、远程受理、跨域协作,法律服务“零距离”直达末梢,显著提升基层治理响应力与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