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润人心,普法正当时!
8月22日,一场形式创新、内容易懂、场所开放、互动亲民的普法评议,在江门购书中心以别样的姿态和群众见面。这是江门市举行的2025年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暨市普法工作联席会议,由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普法办、市司法局联合主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市普法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芶晓彤出席会议,市普法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及评议团专家评委、群众代表等参加会议。
关键词① 形式创新
今年,市政务和数据局、市统计局、市医保局、市妇联等4家单位接受普法履职评议。主办方改变了往年由接受评议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上台作履职报告的单调形式,让接受评议单位采取普法场景演绎与汇报演讲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普法成果,生动还原普法过程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普法工作思路。评议团成员和市普法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代表现场举牌,以“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表明对接受评议单位履职情况的认可度。
关键词② 内容易懂
4家接受评议单位经过精心筹备,为现场评委、观众带来了高质量高标准的现场演绎。市政务和数据局结合文字数据图片等,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徐徐展开普法履职“答卷”,展现其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普法工作的扎实成效;市统计局创作情景剧《人口调查入村记》,再现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流程,展示了方言沟通、隐私保护、统计指标理解等调查常见问题,并巧妙融入统计法律法规条款,充分体现依法统计、依法调查;市医保局以情景剧演绎早产儿父亲无力负担巨额费用的现实困境,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胎儿权益保护条款与政策创新自然衔接,以“出院直结”服务减轻家庭负担,充分体现了法治医保的民生温度;市妇联通过“情景剧+短视频”的形式,生动呈现了妇联普法志愿者在日常工作中细致入微的入户走访、专业精准的普法释法以及温暖人心的家事调解,以法律守护家的温度。评议团专家评委对接受评议单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现场演绎的情况进行点评,并就下一阶段普法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③ 场所开放
历年的普法评议均在政府机关内部举行。今年的履职报告评议会由政府机关更改为江门购书中心这一开放的公共场所。江门购书中心位于江门市蓬江区荣基广场三楼,营业面积达5600㎡,是江门目前面积最大、图书品类最多的书店。现今正值暑假期间,购书中心内早早就聚集了不少家长和孩子,他们以观看、询问、答题等形式积极参与现场活动;接受评议单位的普法志愿者们与家长孩子交流互动,派发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册,解答疑难问题,整个评议会现场成为了一场大型普法“直播秀”。
关键词④ 互动亲民
今年,主办方综合考虑场所的开放性及现场群众特点,在履职报告评议会上增设了群众提问环节。接受评议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就群众提出的问题予以现场解答,其回应内容和表现将作为现场评议的重要依据。同时,会议现场设置普法成果展示区,4个接受评议的单位通过宣传展板、普法实物展示其普法工作举措和公益普法作品,直观形象地体现各自的突出普法成效。两个江门普法IP“小治”人偶公仔,穿梭于活动现场,与现场群众互动,以独特形式让“江门普法”形象深入人心。
最终,综合实地参观、社会评议、专家评委评议、参会人员现场评议的结果,4家接受评议单位均获评优秀等次。
近年来,江门市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锚定“八五”普法规划目标,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全面依法治市各环节,让法条接上“烟火气”,让法理走进“百姓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部署,以“法治City Walk”让法治文化阵地由“建起来”向“用起来”转变,以“法治漫中漫”让法治江门建设的丰硕成果变成学生们画板上的法治美景,以“法治宫灯”让马拉松公园的夜空更美更靓.......与此同时,江门“一河两岸三中心”侨乡法务聚集区已初具规模,在全面服务人民群众的同时正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江门4个单位、2名个人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个人,17个项目入选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名单。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每一位法治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下一步,江门市将全面系统总结“八五”普法工作的经验成效,科学谋划“九五”普法规划,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不断创新普法形式载体、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