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一年多以来,新会区司法局通过下沉司法行政力量,成功调解小区纠纷556起,服务居民超1万人次,组建多元共治“战队”,正悄然改变着全区171个小区的治理生态,让冰冷的楼宇间重现邻里温度。
置身新会,城中高楼林立。
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越来越多人住进电梯公寓,但“楼上漏水楼下愁”“装修噪音扰邻里”“物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小区作为城乡社区基层治理的小单元,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一头系着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近年来,新会区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司法行政职能,把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不断激活小区治理内生动能,让高楼里的“陌生人社会”重新充满温情。
构建“微格局”:
党建引领聚合力,打破邻里“陌生墙”
随着城市化脚步加快,城乡社区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如何让居民从“各过各的”变成“有事一起商量”,成为小区治理的关键。区司法局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依法治理全过程,搭建起“党建+多元协同”的小区治理“微格局”,让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基层党组织主动“牵线”,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带领调解员、网格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社工、楼栋长、物业人员、业委会成员组积极联动,常态开展上门走访、坐班咨询、线上沟通等。如今,他们渐渐成为居民身边的“新熟人”,不仅参与纠纷排查、普法宣传,还组织民主议事、志愿服务,居民对社区治理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会城街道某小区业主李阿姨说:“以前邻居见面不说话,现在党员干部常组织活动,有矛盾大家一起想办法,小区像个大家庭。”
(党员干部联合网格员上门走访宣传)
为了让这股多元力量更专业,近日,区司法局联合区住建局、会城街道办举办基层社区及物业领域常见纠纷调解专题培训会。200多名物业服务企业代表、小区项目负责人、社区调解员和网格员参会,围绕“小区车位争议怎么解”“物业收费有哪些规定”“邻里噪音如何调解”等实用问题授课,手把手教大家调解技巧。参会的物业经理陈先生说:“以前遇到业主投诉不知道怎么处理,现在学了法律知识和调解方法,心里有底了。”
(新会区司法局联合区住建局、会城街道办举办基层社区及物业领域常见纠纷调解专题培训会)
回应“微诉求”:
人民调解解民忧,家门口化解纠纷
抬头是高楼,低头是民生。新会区有37个社区、171个小区,住着约13万户人家。新旧小区交织,人口密度大,楼层渗水、装修噪音、楼道堆物、商铺与开发商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小事”成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面对这些“家门口的烦恼”,区司法局把人民调解工作推到小区“最前线”,筑牢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2024年以来,全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涉小区矛盾纠纷556宗,还安排专职调解员工作组,重点解决商铺与开发商、物业之间的纠纷。
在小区集中的圭峰会城,当地深化人民调解工作,成立会城大调解工作队,联合区法院把大量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化解在诉前,避免矛盾升级。前不久,会城街道某小区两户居民就因渗水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楼下住户发现天花板漏水,在微信业主群里指责楼上,双方越吵越凶。物业很快联系社区调解员和网格员上门,还请了专业人员查看,确定是楼上装修破坏了防水层。调解员耐心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最终,促成双方在物业办公室签订调解协议,由楼上住户承担维修费用。后经调解员回访发现,两户人家关系已破冰回暖。
(调解员、网格员收到居民诉求,入户了解情况)
畅通“微服务”:
法律服务送到家,特殊群体有温度
街巷深处的灯光下,有居民咨询法律问题的身影;楼宇之间的走廊里,有法律服务人员奔走的脚步。居民的“微服务”需求,连着大民生。区司法局打造“触手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让居民遇事能找法、懂法、用法。
目前,“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工作站—社区工作室”三级实体平台已实现全覆盖。区级中心统筹律师、公证等资源,处理复杂案件;镇(街)工作站协调跨社区纠纷;社区工作室就在居民楼下,承接日常法律咨询、小额纠纷调解,居民就近便能找到帮助。2024年以来,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已为超过1万人次提供服务,开展“民法典进社区”“防范电信诈骗”等法治宣传活动224场。
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困境家庭等特殊群体,司法局还提供“定制化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理遗嘱公证,给单亲妈妈讲解抚养权法律知识,帮困境家庭申请法律援助。此外,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的法律需求也被记在心上——围绕他们常遇到交通事故、劳动纠纷、社保争议等问题,司法局组织法律服务人员走进小区、快递站点、外卖员权益保障服务站,免费提供咨询和纠纷化解服务。2024年以来,已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服务41次。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因与合作公司之间的问题烦恼不已,幸好社区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帮助他找到了依法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方向。
(向新就业群体开展普法宣传)
眺望新会,城乡风景如画。
接下来,新会区司法局还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持续下沉司法行政力量,用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守护每个小区的平安与温暖,为居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