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适应与自我调适能力,江门市社区矫正管理局于8月份组织开展“心心相印从善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立足本地实际,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专业心理干预技术,精准对接社区矫正对象的现实心理需求,为其顺利融入社会筑牢心理健康基础。
蓬江区
蓬江区社区矫正管理局联合江门市朝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融合陈白沙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静坐澄心”传统智慧与现代心理矫正技术,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特征与现实需求,通过理念引导、精准干预、社会实践三维发力,帮助其正视自我、重塑认知,实现从“被动矫正”到“主动融入”的转变。
江海区
江海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围绕“精神内耗”主题举办心理讲座。讲座中,心理社工将抽象的心理内耗现象比作“手机后台持续运行的程序”,生动阐释了其对个人精力与情绪的长期隐性消耗,同时结合真实案例,深入解析不良情绪累积带来的具体危害,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学习并掌握理性应对心理波动的实用技巧。现场一位社区矫正对象分享道:“很多时候,压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源于自己的过度想象。”
新会区
新会区社区矫正管理局依托本土文化资源,以“启超家风”为主题开展家庭关系心理辅导。司法社工通过逐篇解读梁启超家书、讲述其家族传承故事,同步传授家庭沟通实用技巧,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深刻领悟家风中蕴含的处世智慧,反思在家庭生活中如何构建信任、传递关怀、化解矛盾。活动中,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在启超家训主题卡片上郑重写下感悟:“家不该是情绪的战场,而应是温暖的港湾”。
台山市
台山市社区矫正管理局邀请心理专家以“接纳情绪,探索感受”为主题讲授心理健康课。专家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真实案例剖析,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识别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表现,并针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挫折、焦虑、自卑等情绪,传授情绪调节与压力释放的实用心理技巧,鼓励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面对生活、重建信心。
开平市
开平市社区矫正管理局一方面通过开设专业课程,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系统掌握压力应对技巧与自我认知方法,另一方面依托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心理矫正评估子系统,为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全面心理测评,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走访计划。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与社区矫正对象本人及家属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其现实困惑、主动传递关怀温暖,切实筑牢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的心理根基。
鹤山市
鹤山市社区矫正管理局联合各镇(街)司法所,通过交流分享会、心理健康专题课、社工一对一辅导等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教育活动覆盖了全市3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有社区矫正对象反馈:“以前遇到烦心事只会闷着,现在既懂怎么与人沟通,也会主动调节情绪,对今后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恩平市
恩平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携手专业心理社工机构,组织开展入户走访服务活动,将定制化的 “心理学效应科普卡” 逐一送到社区矫正对象手中。卡片巧妙将“首因效应”“破窗效应”等专业心理概念,转化为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与通俗解读,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清晰理解自身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与机制。拿到卡片的王某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以前小问题不及时处理就会越来越糟,原来这就是‘破窗效应’啊!” 本次活动为5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传递暖心关怀,切实拉近了心理服务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距离,让专业支持更贴近其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