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审计揭示的政府投资工程质量监管薄弱环节,江海区坚持高位推动、协同联动、标本兼治,构建严密整改闭环,推动问题清仓见底、机制长效完善。通过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推动相关单位整改涉及问题金额超1亿元,建立健全4项管理制度。
一、组织领导“强驱动”,高位部署压实责任链
江海区委将审计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抓手,要求“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区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督办,针对审计专题报告点人点事点责任,多次召开整改专题推进会研究部署,明确整改“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建立“区委统筹、书记主抓”整改责任体系,将整改情况纳入相关单位年度考核和干部评价体系,整改压力直达末梢,各级责任人知责明责履责,确保整改部署一贯到底、不留死角。
二、机制协同“聚合力”,立体监督贯通全链条
整合监督力量,构建覆盖整改全过程的监督闭环,防止“单打独斗”和“纸面整改”。一是人大刚性监督。区人大聚焦监督主业,对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开展工作评议,提出加强政府投资工程日常监督的评议意见,通过现场视察、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组合拳,持续传导监督压力。二是督审联动增效。区委督查室、区委审计办创新建立“周督办、周调度”机制,全过程动态跟踪问效。三是双线督改。区审计局强化整改指导,开展现场督导复核整改结果,确保真改实改,行业主管部门对审计移送事项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全面构建党委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行业监督齐抓共管的整改闭环格局,多维度监督力量同向发力,形成强大整改推力,有效破解整改“中梗阻”。
三、标本兼治“求实效”,建章立制筑牢防火墙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深挖根源、堵塞漏洞、严肃问责,实现“整改一个问题、规范一个领域”。一是全面“体检”除隐患。区住房城乡建设局举一反三,委托市级以上权威第三方,对全区在建政府投资项目进行“拉网式”质量安全检测,联合区检察院开展违法分包转包专项整治,查处3宗违法分包案件,移交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并对违法情况进行全区通报,进一步规范我区招标投标和建筑市场秩序。二是制度“补短”强根基。针对审计揭示的隐蔽工程等监管薄弱环节,精准施策,制定完善隐蔽工程管理重点领域制度规范,填补监管漏洞。三是追责“亮剑”树导向。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依据审计结果和调查核实情况,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等单位严格依法依规对相关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实施责任追究,有效规范了工程建设市场行为。
江海区通过构建“高位推动、协同联动、长效驱动”三位一体整改格局,不仅高效解决了审计指出的具体问题,更系统重塑了政府投资工程监管机制,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工程质量和治理能力保障。
江门市政府门户网站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