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为序启新程。近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吹响新春第一声奋进号角。连日来,侨乡各地多宗堤防、水闸、灌区工程提前复工复产,全市水利建设者们正鼓足干劲,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开年即开跑”的自觉,奋战新年“开门红”。
全员到岗抢抓防汛先机
在恩平市,东成水闸重建工程、江北水陂(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吉安水闸重建工程、恩平市生态海堤建设工程(那花堤围)等重点水利项目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类施工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现场施工人员到岗率达100%,各类施工原材料堆放整齐准备充足,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描绘出了一张暖人、暖心的“敬业福”。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恩平市作为水闸大市,抢先抓早、先谋快动,2023年谋划打包实施一批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重建工程,计划投资4.9亿元,进一步筑牢城乡防洪安全网络。目前已有3项完工,预计除险加固全面完工后可为区域防洪排涝提供更坚实的保障。“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力争在2025 年汛期前完成水闸的水下部分施工,尽早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度汛安全。”恩平市水利局负责同志说。
马力全开筑牢防洪安全屏障
在新会区银洲湖海堤加固工程现场,春节假期一过,机器轰鸣,返岗的工人们干劲十足。“目前,我们项目已全面复工复产,今年,我们将加快推进新的20公里堤防加固任务。在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可恢复提升潭江两岸约66公里堤防30年至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有效保护围内25万人口和14万亩耕地,稳步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同样在密锣紧鼓建设的,还有鹤山西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5.8米防洪墙旁边,8米宽的防汛道路已初现雏形。完工后,堤段保护区防洪标准将提升至100年一遇,为鹤山城区和古劳水乡发展提供坚实的防洪屏障。
“水利工程建设很重要,防洪排涝也好、农业种粮也好,都是造福我们百姓的大事。大家一起全力以赴抢进度,争取早日高质量完成任务。”一位钢筋工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
加速推进力保春耕用水
节后开工第一天,开平市大沙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工地上,60多名建设者及16台挖机已到岗,有条不紊地进行渠道进行清理及护渠道路施工工作。作为重点中型灌区,大沙河灌区灌溉范围涵盖龙胜、马冈、塘口、赤坎、百合、沙塘6 个镇,设计灌溉面积达13.55 万亩。据负责人介绍,灌区将于3月前全面完成渠道清理,保证下游13.55万亩农田的春耕用水,加快发挥工程效益。预计建成后,灌区将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55万亩,有效改善中下游水质和农村的水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力的用水保障。
在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的同时,各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复工复产“六个一”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规范施工操作流程,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此外,各地水利部门也全面开展了汛前检查工作,全面细致排查水利工程设施隐患,并立行立改204宗问题,有效堵塞安全管理漏洞,下好水利工程防汛度汛安全的“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