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今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8月22日,江门市副市长、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长、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曹阳同志组织召开江门市2022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会议,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2021年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有关工作情况的通报。2021年,江门市“双碳”实验室揭牌启动,首批签约“双碳”产业合作项目13个;江门在全省率先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江门市智慧水利创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争创全国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项目先行先试示范点;新会小鸟天堂顺利通过验收,被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和扩面提质工作迈上新台阶;国土空间规划推进、村庄规划优化提升、污染防治精细化差异化监管、潭江流域生态补偿等等一批改革成果相继落地,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此外,江门市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检察机关、生态环境等部门致力构建协作机制,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创新试行办案一次性指定制度,推动构建规范有力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新格局。同时,江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279案件线索的研究筛查工作,有序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6宗,当中3宗经调查鉴定评估认定无需修复;2宗成功签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协议,赔偿义务人已支付损害赔偿金额343万元;1宗已于今年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门市2022年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江门市2022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任务分解表》和《江门市2022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堵点难点问题攻坚表》,确定今年由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牵头负责共5项改革任务、27个子任务,并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单位、工作举措及完成时限。
曹阳对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进行部署。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各单位要立足岗位职责,找准本领域、本部门推进改革的堵点难点和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确保改革方案能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是坚持结果导向。以成效评判工作,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变好、突出生态问题得到解决,作为衡量改革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是积极创新举措,推动我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