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自2024年起,我局已组织12次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局党组进一步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集体研讨、做学习笔记等环节的落实,共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5次,每次安排1-4位中心组成员重点发言,成员按照学习计划,认真研读材料,精心准备发言提纲,积极参与交流,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了学习研究的文化建设。二是加强组织建设。2024年以来召开党员大会6次,支部书记上党课3次,开展党日活动6次,召开支部委员会12次。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局领导班子研究议事过程中,充分交流观点和见解,确保决策过程科学民主,有力保障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三是加强纪律建设。制定了《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恩平分局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恩平分局工作人员外出履职工作纪律情况回访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持续推进与有效落实。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致力于构建目标责任制,将反腐倡廉的具体任务细化并分配至各个股室,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与具体责任人。
(二)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传达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文件精神并研究部署落实方案,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注重思想政治引导和法治宣传教育,将法治政府建设置于工作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政府建设的各项要点,确保法治建设在全局范围内得到有效实施和深入推进。
(三)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全力推进学法活动。全局领导干部紧密结合生态环境工作实践,通过聘请顾问律师进行专题辅导、参与集中学习研讨以及自主学习等多种途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同时,系统钻研《宪法》《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环境保护法》等众多关键法律法规,坚定地以法治思维和法律理论引领工作实践,全面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与水平。二是高度重视行政执法证考前培训工作。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员工报考行政执法证考试。为确保参考人员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我局制定了系统培训课程以督促参考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前培训学习,有效提升了参考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政能力,为提高整体行政执法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严格落实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制度。将学分考试纳入考核指标,向所有公职人员明确传达考试的重要性和必须参加的规定,定期对单位的参与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参考率100%,优秀率达90%以上。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致力于推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1-11月,我局结合日常巡查、环境信访投诉处理以及各项环保执法专项检查,始终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联合镇(街)共出动执法人员4563人次,检查企业2076家次。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2宗,作出行政处罚23宗,依法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28份,罚款金额264.6345万元,已收到罚款134.1095万元。稳妥解决环境信访问题,1-11月我局共受理信访投诉379宗,其中361宗已办结,办结率95%,其余18宗按进度办理中,无逾期回复情况,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环境诉求,全市环境信访态势总体平稳可控。严格执行《江门市实施〈广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细则》,该细则对江门市实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作出详细规定,就《省裁量权规定》未作规定以及江门市地方立法的5部法律法规19种违法行为设置具体裁量标准,对符合《江门市生态环境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环境违法行为清单》规定的行为,实施不予行政处罚时适用的具体流程,并对违法企业主动公开道歉降低处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了规定。2024年1-10月,实施道歉从轻处罚案件8宗,减免处罚金额43.88525万元,切实提升执法效能。
(五)真抓实干,注重办理质量。
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工作,并以司法监督、人民民主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为重要抓手,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2024年以来,我局没有行政复议以及行政应诉案件。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我局共承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23件,其中江门市人大建议主办2件、会办6件,政协提案主办2件、会办8件;恩平市人大建议会办2件,政协提案会办3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议提案办理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尊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权利,切实当好人民群众公仆,在规定期限内,圆满完成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做到了建议提案按时办结率100%,答复率100%。
二、存在问题及2025年工作安排
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虽已取得一定进步,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行政执法宗卷质量有待提高。目前,部分行政卷宗在规范性和完整性方面存在不足。这不仅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标准化和透明化,也可能给后续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整理和归档执法文书;二、法治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面对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任务繁重、标准严苛且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我局执法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面临挑战。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有待提升,这直接影响了执法工作的专业性和效率。我们需要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法律知识和实践技能,以确保执法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三、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社会公众和媒体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渠道有限,制约了监督效果的提升。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拓宽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渠道,增强监督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确保政府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四、法治宣传教育不足。公众的法律意识淡薄,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我们需要加大法治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将严格按照既定的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通过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提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法治工作水平,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行,为实现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一是强化法治能力建设。定期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方式,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依法执政的能力;二是加强信访工作,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进行及时、公正、客观的调查处理,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三是严格落实环境监管执法“双随机”制度,随机抽取检查对象的方式,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执法公正。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恩平分局
202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