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监管是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和提升环境治理效能的关键途径和有力抓手。江门市积极响应国家及广东省相关政策要求,迅速制定本市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提出8月底前基本完成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目标。
为高质量推行危险废物“五即”(即产生、即包装、即称重、即打码、即入库)规范化建设,全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建立“培训+示范+服务”机制,打造多元化推进模式,多措并举推动规范化建设走深走实。
专题培训强责任
为加快推进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督促相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全市生态环境部门采取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江门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新会、开平、鹤山、恩平等分局围绕“五即”建设标准、信息化平台操作、规范化库存管理等核心内容,开展了专题培训4场,覆盖300余家企业,实现重点监管单位培训全覆盖。台山分局通过政务微信向辖区34家重点企业精准推送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南。江海分局组织负责同志到华生电机(江门)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帮扶,召开2场34家次企业参加的专题宣讲会,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开平分局建立电子督办机制,对44家重点企业发送定制化督办函,以书面督办形式压实主体责任,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立标领航智示范
为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五即”规范化共建局面,江门市推动江门市中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小微危废收集试点单位)高标准建成全市首个“五即”系统示范点,配套建设智能称重及手持终端等信息化设备,并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打造“五即”规范化建设排头兵。为放大示范点榜样效应,扩大“辐射面”,全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100多家次企业开展沉浸式现场示范教学,通过“系统演示+模拟操作+答疑解惑”方式,让参加人员深入了解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行要求和操作规范,充分认识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督导服务促实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重点监管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危险废物信息化监管水平。一方面,全市生态环境部门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年审,“线上线下相结合”监管等工作,督促指导相关企业加快推进建设工作,针对进度缓慢的危险废物重点监管单位开展现场督导帮扶,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危险废物“五即”信息化建设工作如期完成。另一方面,针对部分企业反映的信息化建设政策不清晰、任务不明确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邀请存在困难的企业进行了5次“面对面”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危险废物管理中的堵点难点。此外,市生态环境局还建立了信息调度机制,及时推送全市的建设情况和亮点案例,形成比学赶超良性竞争氛围,推动全市建设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