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报告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0月20日至2025年10月24日(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江门市蓬江区胜利北路140号,邮编:529000
联系电话:0750-3502020
传 真:0750-3502032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及有关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启动区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 |
建设单位 | 台山市大湾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 | 江门台山市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 | 广东领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本项目主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土建一次建成1.0万m3/d规模,近期预处理安装0.5万m3/d设备,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安装设备规模0.25万m3/d。预留远期处理规模0.5万m3/d,远期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处理规模1.0万m3/d。污水处理厂包括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事故池、气浮池、AAO 生化处理单元、MBR 膜处理单元、磁絮凝沉淀池、精密过滤器、消毒设备间、鼓风机房、污泥脱水间、加药间、配电间、综合楼等;人工湿地占地面积为5810.78m2,按1.0万m3/d尾水处理规模设计。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废气治理措施 污水处理工程预处理工段 (进水井及粗格栅、集水池及提升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膜格栅渠、调节池)、生化处理工段(AAO+MBR池)、污泥处置工段(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构筑物采用密封加盖收集的方式,污泥脱水间共两层,主要污泥脱水机房(含压滤和脱水工序)位于二层,仅对污泥脱水机房进行微负压密闭收集。收集后的恶臭污染物拟采用生物除臭装置处理达标后由15m高的排气筒高空排放。 2、废水治理措施 本项目污水处理规模按2500m3/d进行设计,尾水经“粗格栅渠+集水池及提升泵房+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膜格栅渠+调节池+气浮机+AAO生物池+MBR膜反应池+絮凝沉淀池+紫外线消毒器+接触消毒池+巴氏计量槽”处理工艺处理达标后,经人工湿地后排入三八河支流。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中,CODCr、BOD5、NH3-N、TP等4个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 A 标准的较严值。 3、噪声防护措施 (1)选用低噪声电机及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检修。 (2)对产生噪声的设备采取隔振、减振、消音处理;高噪声设备设于室内或液面下,并对设备采取隔声措施。 4、固废处置措施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废包装袋、栅渣、沉砂、污泥、废生物填料、废机油、废含油抹布及手套、沾染危险废物废包装材料和化验室固废等。 本项目生活垃圾集中暂存于垃圾箱,定期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一般工业固废主要包括废包装袋、栅渣、沉砂、污泥和废生物填料。本项目于杂物间内布设一般固废暂存区域,主要存放废包装袋。其余的一般工业固废包括栅渣、沉砂、污泥和废生物填料暂存于污泥脱水机房内单独区域内,收集后定期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清运处理;本项目危险废物包括废机油、废含油抹布及手套、沾染危险废物废包装材料和化验室固废,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内,危险废物暂存间拟设置于项目预处理车间的机修间内,收集后交由有危废资质单位处理。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得到有效处置或回收利用,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落实“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措施,及时有效的采取“污染监控、应急响应”措施,项目厂区内涉及的管道尽可能在管沟内铺设,沟底设检漏井,检漏井内设集水坑,集水坑的深度不小于30cm,管沟和集水坑做防渗处理;污水处理各池体、污水处理管道、人工湿地、污泥脱水间、加药间、除臭装置等均划分为一般防渗区;危险废物暂存间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进行防渗设计。 6、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厂区管网维护,确保污水处理站的进水水质;(2)加强废气收集系统和废气治理设施的维护,确保废气收集治理系统稳定运行;(3)加药间、危废暂存间等区域做好防渗防漏措施;(4)本项目拟设置1356m3的事故应急池,事故情况下废水暂存在事故应急池内;(5)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
公众参与情况 | 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我局在受理公告期间未收到公众反馈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