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受市委书记林应武委托,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率队赴江门海关开展调研,要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各级各部门和江门海关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历史发展机遇期,共同为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领导蔡徳威陪同调研,市商务局局长赵瑞思参加调研活动。
刘毅一行来到江门海关,观看江门海关专题片、实地了解其发展历史。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江门海关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市政府通报了外经贸工作及与海关合作情况。双方就加强联系配合、共同推动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刘毅充分肯定了江门海关的工作,并感谢江门海关对江门地方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他表示,目前,江门具备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正举全市之力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随着江门与大湾区核心城市、港澳等地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与港澳地区及海外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江门的区位、开发、侨资源等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大湾区建设对江门来说既是机遇,也是压力。市政府与江门海关要共同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紧抓历史发展机遇,密切联系配合,携手在更高层次开展合作,推动江门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
刘毅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江门海关工作,就座谈中江门海关的一些诉求,要认真研究,尽力协助解决。要建立外贸联席会议制度,密切市政府相关部门与江门海关的沟通联系,及时研究、解决外贸领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商务部门要及早与江门海关沟通谋划全年的招商引资计划,海关派专人参与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江门各级海关要提前介入当地重大项目前期的谋划与建设,为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出谋划策。
江门海关关长徐建华
感谢江门市委、市政府对江门海关的关怀,表示江门海关将一如既往地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尤其要建立起有效的联络机制,主动作为,为江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新闻
江门海关助力我市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有新突破
年内,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省政府批复支持,已通过江门海关上报海关总署审批;省政府复制推广四批共102项广东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除去我市无相关业务的27项,其余75项均得到推广实施……在多重利好的推动下,1—11月我市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0.87亿美元,增长106.1%;实际吸收外资金额7.2亿美元,增长45.4%,预计全年实际吸收外资金额7.3亿美元,增长43%。这是记者在座谈会获悉的信息。
进出口总值将创新高
面对严峻的形势,今年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大力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新兴市场的贸易往来。同时,积极开展“暖企行动”,指导外贸企业加强产品创新研发和自主品牌建设,发展外贸新业态,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海关放宽快件通关数量,1—11月我市跨境电商统计货值4.5亿元,同比增长58%,市场采购贸易从无到有,申报货值已达到14.4亿元。
据统计,1—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值1328.7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1022.9亿元,增长6.4%;进口305.8亿元,增长8.7%,预计全年进出口总值将可完成增长3%的任务目标,外贸总值将创历史新高。
口岸提效又降费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口岸提效降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江门海关发挥口岸一线监管部门的作用,主动对接市政府和口岸管理部门,通过压缩通关时间、压减涉企收费、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措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为优化江门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数据显示,1—11月江门口岸出口和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78小时和51.12小时,比去年全年分别压缩44.26﹪和35.4﹪,提前达到国务院同比压缩三分之一的要求。11月1日起,需在进出口环节验核的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6种,有效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