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第124届广交会一期落下帷幕。23日上午,第124届广交会第二期正式拉开序幕。7561家企业参展,主要展出日用消费品、礼品、家居装饰品类产品。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的本届广交会,成为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从琳琅满目的展品、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人们可以听到中国制造持续“蝶变”的声音,看到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轨迹,感受到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从一期中一向占“成交大头”的机电馆情况看来,本届广交会成交向好。据机电商会公布数据,广交会机电馆一期前两日成交金额达40.8亿美元,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7.8%,其中生产型企业成交金额最大,占比52.5%,其次为外贸型企业,占比31.3%。亚洲成为成交金额的市场,占比达38.6%,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分别占比27.8%和19.6%。从成交商品看,空调、微波炉、电冰箱等电子家电类产品成交金额较大,其次为其他机械、汽车及其零配件、灯具照明、五金工具等产品。
“中国市场不容小觑”
数字印证着展馆的人气。今年秋季三期展览总面积118.5万平方米,超6万个展位总数,境内外参展企业约2.6万家。
“中国市场不容小觑,我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年比一年好。”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全球风扇业务的授权代理商、美国东方风扇公司总裁喻志鸿开展后忙得不可开交。这家工程机械巨头企业计划明年将旗下风扇产品引进中国市场,“这就是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的原因。”喻志鸿说。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广交会连续第12年设立进口展,其中美国是广交会第二大采购商来源地,近年来每届到会人数均超过1万人。第123届广交会到会11929人,同比增长7.85%。
美国风扇、意大利厨卫精品、韩国智能生活小家电、土耳其高端厨电……2万平方米的展区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636家企业参展。不少境外企业就像老朋友如约而至,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中国市场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很庆幸我们正参与其中,我们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英国尤班克公司董事长朱利安·贝兹利说。这家成立于1880年的老牌地面清洁设备制造企业3年前进入中国,如今中国市场已占其全球销售份额的10%,并正在快速扩大。
总部位于印度的跨国公司森博集团2015年收购广东东莞一家工业冷气机制造企业,中国成为该集团全球四大运营基地之一。该集团国际业务副总裁马多说:“集团每年平均生产250万台冷气机,目前主要市场是印度,但中国市场将成为重要的增量贡献者。”
诸多海外参展商怀抱信心而来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稳健的表现以及经济升级迭代的光明前景,也是今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
第124期广交会一期现场
“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坚定高质量发展”
愈演愈烈的国际经贸摩擦正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调低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期。面对外部诸多不确定性,传统贸易企业如何应对挑战?走进本届广交会,读取“变中求胜”的故事!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少中国企业推进以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为核心的国际化。
双滚筒洗衣机、自清洁空调、飨宴冰箱……走进海尔展区,仿佛来到一个“高端卖场”。
“回想起1988年,海尔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只有半个摊位、占地不足5平方米,如今海尔系列产品已走进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副总裁张庆福说,依靠科技攻关向高端转型,海尔正吹响家电“出海”的新号角。“实践证明,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坚定高质量发展。”
自主品牌出海是衡量一个企业“出海”质量的重要指标。家电巨头海信亮出最新“出海”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海信海外自主品牌销售占比60.2%,销售额同比增长27.5%,在美国、欧洲、南非等地多点开花表现不俗。
本届广交会上,有的企业因产品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始终占一席之地,他们也对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