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3月商务运行情况】
对外贸易方面:据海关统计,1—3月,全市进出口总值471.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长10.1%,其中,出口404.4亿元,增长13.2%;进口67.1亿元,下降5.7%。
消费市场方面:1—3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96亿元,增长1.8%。
利用外资方面:经商务部确认,1—3月,全市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47个,增长34.86%;实际吸收外资金额6.28亿元,增长48.71%。
【工作动态】
我市召开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
3月24日下午,我市召开2025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商务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副市长刘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岑明俸主持会议,市商务局局长冯一宁作全市商务工作报告,江门海关及各县(市、区)分管商务工作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全市商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携手并进、攻坚克难,商务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新跨越。全市进出口规模跃上1900亿元新台阶,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增速与全省持平;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量增长较快。
会议指出,2025年,全市商务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按照商务部、省商务厅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抢抓“大桥经济”“黄金内湾”历史机遇,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稳外贸稳外资扩消费,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好服务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商务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商务系统要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意识,坚定做好商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加压奋进、靶向发力,消费要加力扩围、全面激发潜力,外贸要巩固优势、加快均衡发展,外资要奋力追赶、稳存量扩增量,开放平台要加快建设、积蓄发展动能,努力实现商务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突出工作成效、凝聚工作合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奋力完成全年商务发展目标任务。
“江门制造”闪耀2025上海国际日用百货商品(春季)博览会
3月7日至9日,2025上海国际日用百货商品(春季)博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市商务局组织我市70家外贸企业参展,共获得96个展位,参展面积达864平方米。科业电器、日兴不锈钢、臻业家居等多家企业反映,在展会现场收到了不少零售和电子商务采购商的名片,参展成效良好,将助力外贸企业更好地开拓国内市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市商务局局长冯一宁带队赴上海参加展会,加强对我市参展企业的服务工作,并于展会首日陪同中国轻工工艺品商会会长王忠奇走访了维达纸业、浩盈家居、酷赛客家居、江门外贸集团、先锋五金等多家江门企业的特装展位。王忠奇会长深入了解了江门推动外贸稳量提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新会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五金不锈钢制品)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他对我市积极促进轻工行业发展、扎实推进外贸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工作表示肯定,鼓励我市继续营造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环境,提升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能力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上海国际日用百货(春季)博览会(CCF)是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与上海德钛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品牌展会。我市对展位进行了统一特装并加挂大型宣传海报,加大“江门制造”和我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品牌推广力度,提升整体参展形象,吸引了大批采购商驻足洽谈,现场客流不断。
我市召开摩托车产业链工作会议
3月5日,我市召开2025年江门市摩托车产业链工作会议,总结去年摩托车产业链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研究分析当前市场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2024年,全市摩托车产业链总产值重上300亿元台阶,达335.2亿元,增长16.8%;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16.7%。江门大长江、广东大冶、江门珠峰等企业表现突出,进入2024年中国燃油摩托车销量前10名,其中,大长江连续22年位居榜首。我市摩托车出口额达130.5亿元,增长40.2%,产品远销欧洲、墨西哥、中东、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市增资和新落地摩托车产业链项目13个,总投资达97.3亿元。产业链条更加完整,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龙头,发动机、车架、减震器等关键零部件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生态。
会议对2025年摩托车产业链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明确抓好三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产业数智化升级。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围绕智能制造、研发创新、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升级改造,加快提升摩托车产业链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推动我市摩托车产业提质进阶、降本增效。二是准确把握新能源摩托车市场风口。积极布局电动摩托车领域,加快新能源摩托车项目招引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推出适应市场发展的产品。要把握国家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契机,进一步拓展我市摩托车在澳大利亚、墨西哥、新加坡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三是持续优化摩托车产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完善摩托车产业链工作专班工作机制,加强市级层面的统筹协调,坚持以市场和问题为导向,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各县(市、区)政府和产业链工作专班要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做好产业链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推动“高精尖”核心部件实现本地化生产,持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要加强要素保障、政策支持,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以商引商,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发展。
“开平三埠—深圳蛇口”组合港航线开通运营
3月26日,“开平三埠—深圳蛇口”组合港航线开通运营,一艘满载开平出口货物的“穗海韵668”号集装箱船,在三埠港顺利办结通关手续,运往深圳蛇口港,直接出口海外市场。开平三埠港成为我市第5个应用该模式的口岸,与江门高新港、高沙港、新会港、鹤山港形成联动网络。这也是今年以来我市开通的第2条“组合港(一港通)”航线。截至目前,我市已开通“组合港(一港通)”航线8条。
在“组合港(一港通)”模式下,企业通过“一次申报、全程联动”完成跨关区货物转运,货物平均运输时间由原来的5天缩短至2—3天,平均堆存期由7天缩短至3天以内,单个集装箱物流成本预估减少300元—400元,实现了提速和降费的双收。2024年以来,我市通过“组合港(一港通)”模式累计出口货物超7.6万标箱,服务企业1600余家,节省综合物流成本近2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