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储备土地环境整治工作部署,扎实履行政府储备土地疫情防控责任,市土地储备中心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全员参与、筑牢防线”,全面开展储备土地防疫攻坚行动,多措并举推进储备土地环境整治与风险防控工作。
科学谋划,绘好防控“施工图”。市土地储备中心迅速响应市有关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制定防控攻坚方案、土地专项巡查方案,将主城区储备土地按“防控优先级”进行分类管控,并根据防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对位于涉疫重点村居的地块,学校、居民集聚区周边地块纳入“一类地”予以持续关注;防控情况较好、但需防止隐患反弹的地块纳入“二类地”,保持“回头看”频率;整体情况良好、风险隐患相对较低的地块纳入“三类地”,随时予以关注。从9月下旬起至10月6日,已对主城区120宗储备土地开展了“全覆盖”“回头看”巡查,累计派出巡查人员158人次,累计巡查面积约245.2万平方米,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点300余个。
分类施策,筑牢环境“安全屏”。为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市土地储备中心聚焦“源头治理”,采用“人工+无人机”协同作业模式,日均对不少于4.8万平方米关键区域开展喷药消杀,有效降低蚊虫密度;梳理筛选了邻近居民区、学校共12宗储备土地纳入“重点整治攻坚清单”,制订“一地一策”进行整治攻坚,通过清理积存垃圾、清除杂草杂树、平整低洼积水地段等措施,大大改善储备土地环境条件,让蚊虫“无处可匿”。截至10月6日,我中心已完成整治超9万平方米,累计清除杂草、垃圾128车。
部分政府储备土地整改前后对比图
凝聚合力,构建协同“防护网”。本次攻坚行动,我中心还重点聚焦临时利用地块,实行“分类管护、联动发力”:对有管护主体的储备土地,深入开展防疫检查,向125户储备土地临时利用人开展入户宣传,派发灭蚊物资与防疫手册,指导督促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共同参与灭蚊防疫;对自行管护的储备土地,组织中心全体人员开展拔除杂草、清理垃圾等爱国卫生运动,累计参与75人次,清理卫生死角26处,形成“全员参与、群防群控”的防控氛围。
为储备土地临时利用人派发灭蚊物资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统筹联动,坚持全市“一盘棋”。为指导县域储备土地疫情防控工作,中心领导带队分赴各县(市、区)交流,了解当日土地储备机构防控工作情况,研讨、分享整治工作措施和经验,实现储备土地防控工作 “市县联动、共筑防线”。立足全市工作大局,我中心还分别提供了位于蓬江、江海区两处可暂时利用为拆除垃圾、绿化垃圾临时堆放点的储备土地选址,为缓解城区垃圾清运中转压力、协同推进防疫工作做好保障。
赴各县(市、区)调研土地储备机构防控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