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青年,军人情怀;选择军营,冲锋陷阵;脱下军装,甘于奉献。面对祖国和人民赤胆忠心,始终听党的指挥。2月23日,在毫不声张中,默默告别亲友同事,去到自然条件更为艰苦的西藏,珠海边检总站台山边检站辜梓杰、苏智繁两位90后退役军人民警背上行囊,前往西藏阿里开展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近日,两名年轻的援藏退役军人圆满完成为期6个月的援藏任务,带着对高原的思念,重新返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守护社会安宁和人民安居乐业。
台山边检站全体党员干部和转隶战友们向圆满完成援藏实践载誉归来的辜梓杰、苏智繁表示热烈欢迎,并充分肯定了他们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恪尽职守、扎根高原,全力支持援藏工作的责任心以及乐于奉献的可贵品质,感谢他们为援藏实践工作所作出的奉献。
辜梓杰援藏经历 2021年2月,国家移民管理局下发了转改民警赴边境地区实践锻炼的通知,得知消息后,辜梓杰毅然报名申请去环境条件最为恶劣的西藏阿里地区实践锻炼。对于为什么主动请缨赴藏实践锻炼,辜梓杰的回答是这样的:“当时想法非常简单,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另外还有一点小私心,就是对西藏的自然风光很向往,想去看看这片神圣的土地。” ▲辜梓杰到西藏阿里实践锻炼 乘机抵达西藏阿里达巴边境派出所后,“意料之中”的高原反应“如期而至”,头晕目眩还伴随呕吐等身体不适现象。由于高原反应严重,辜梓杰的鼻子里全是血痂,“极度”缺氧的环境令他感到头疼欲裂,深夜根本无法入眠。那一刻他才深深地感受到在“无人禁区”执勤的战友们是多么的不容易,而选择长期坚守的,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 ▲辜梓杰(中)走访藏民 在西藏阿里时间锻炼的半年里,他先后被分配到了达巴所驻点环境最差、离边境线最近的陇吉执勤点和曲龙执勤点。这些执勤点所在位置常年积雪,一年中有七个月都处于大雪封山的状态。而所谓的执勤点,就是在半山腰上搭了几个帐篷,手机通讯信号也没有,生活用水需要自己到河里打。刚开始,无论是住宿条件、饮食习惯、环境气候都让他感到难以接受,但他一想到自己曾是一名边防军人,应该把部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西藏继续发扬下去。凭着这一信念,辜梓杰不仅适应了执勤点的工作与生活,也开始渐渐的爱上了在边境执勤的日子。他和长期坚守在边境一线的战友们一样,心中始终拥有着对国家、对边境的热爱,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奉献,全心全意地维护好边境安全。 在原单位,辜梓杰从事的是边检站的海港业务,与他在达巴所跟班锻炼的派出所户政、寺庙维稳业务大相庭径。一开始对户籍办理、寺庙管理一窍不通,他心想:“我一定要适应新的工作!”为了这个目标,有活他都抢着干,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了解当地民族风俗习惯。如今,他已能够熟练办理业务,连日常藏语都会说几句,将服务好每一位“阿舅”、“阿佳”作为自己的职责。 ▲辜梓杰(左)部队时期营门站岗 ▲辜梓杰(左后一)转改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辜梓杰(左二)支援港珠澳大桥口岸 “我站立的地方就是祖国”,这是辜梓杰常说的一句话。因为他希望自己能坚强得像一颗种子,就算是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也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事实证明,辜梓杰做到了,他将奉献的种子种进心里,用青春来播种,用忠诚来育苗,成为了戍边卫国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退役军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为西藏阿里的工作提供了自己的业务优势。 苏智繁援藏经历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另一名援藏退役军人苏智繁,出生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血液里更是流淌着红色基因。因为从小接受红色革命摇篮的耳濡目染,让他在幼年时便对保卫国家和守护人民的军警产生了深深的崇拜和向往。在军营2年多里,苏智繁刻苦训练、积极表现,时常用革命先辈激励自己,用先进典型鞭策自己,将拳拳爱国之心融进了守护国门的一点一滴之中。特别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总是第一个报名,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沿,先后参与执行了驻地抗击台风天鸽、山竹等重大任务。 ▲苏智繁入伍参军照 ▲志愿参加“天鸽”灾后路面清理 ▲苏智繁(右一)与战友们参加驻地灾后重建工作 在家休假的苏智繁接到有机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实践锻炼的消息后,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要求”赴西藏基层一线实践锻炼,主动请缨到祖国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是人类生理极限所能达到的最高点,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苏智繁光荣地成为了西藏阿里戍边人中的一员。 高原反应虽严重,繁重的工作却始终没有落下,“带病工作”几乎成了苏智繁身上的一个标签。在他实践锻炼的这半年里,他克服了高原反应,在新的岗位上努力钻研业务,主动申请上边境卡点执勤,深入基层一线,到边境山口巡逻。在这条长长的边境线上,他走遍了高原山区的山山水水,留下属于他的一串串坚守的脚印。 ▲苏智繁到西藏戍边实践锻炼 ▲苏智繁与战友在边境巡逻 ▲苏智繁在边境卡口执勤 “革命是块砖,哪有需要往哪搬。”这就是苏智繁转改以来最真实的写照。正是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处,使他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不同地点持续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军人顽强奋斗的精神,阐释了什么是“退役不褪色、换岗不换志”的迎难而上军人本色。 辜梓杰和苏智繁两名新时代退役军人,用热血和青春书写了铮铮铁骨的汉子柔情,他们俩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扬援藏精神,奋发有为,再立新功,在业务、文化、生活等方面加强与受援单位的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民族团结奉献退役军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