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特展·岭南品格
山水本色·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


前 言
在近代文化发展中,岭南在频繁的对外交流过程里,形成了与时俱进、兼收并蓄的地域特征。在这一背景下,岭南绘画呈现出开放、多元、创新的特点,并在此后对其自身乃至全国美术百余年的现代化发展产生辐射性的深远影响。无可否认,旺盛的生命力、自觉的驱动力使得岭南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鲜明的面貌,而关注现实生活、从古今中外艺术中汲取经验,则是岭南艺术家经数代人传承和发扬的理念,并成为岭南绘画实现自我变革和创新的力量。岭南艺术家对艺术怀有执著的追求,他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将自身的艺术理想与现实动态相结合,代表了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岭南艺术家继承并延续这一精神,在风格和语言上进行新的探索,为创作注入时代气息,同时丰富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厚度。
20世纪以来的岭南山水画,正是在上述岭南艺术的语境中实现变革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守常与求变之间的论战与抗衡是中国山水画现代化进程中的主流性话语。岭南地区的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以“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为宗旨,从日本吸收西洋写实技法融入南宋院画传统,折中东西画法,注重写生,开创了岭南山水画的新格局。在这个时期,“折衷派”绘画和广东国画研究会的“传统派”绘画,以及在粤东潮汕地区逐渐形成的新海派绘画,三者并存、互为消长,共同主导着20世纪前期的岭南画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山水画“现代化”的历史情境和问题走向发生了新变。在广东地区,以关山月、黎雄才为首的山水画家,秉承岭南绘画的革新传统和变革精神,致力于现代山水画的实践,将“折衷中西,融会古今”的画学主张演绎到了极致,书写了20世纪岭南山水画的历史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城市化、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西方文化的进入,艺术家所处的视觉环境以及时代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山水画这一借以观照自然、叩问生命的传统审美方式,当代岭南山水画家进行了发散性的审美拓展,探索艺术本体,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本次以“岭南品格·山水本色”为题的展览,将呈现当代岭南画坛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艺术实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审美的经验,对当下生活和自然进行不懈地追问,体现了当代中国山水画仍然存在的探索空间。这些艺术家的求学背景、知识结构和个人价值取向对他们艺术面貌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观众可通过本次展览,感受当代岭南山水画家在艺术上的求索意味。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陈金章 梁世雄 庞泰嵩 杜应强
肖映川庄小尖 许钦松 方楚乔
邹 明 叶其嘉莫肇生 黎柱成
李劲堃 王永 李东伟 黄唯理
羊 草 何俊华 朱永成 张 彦
方 土 陈 龠 刘思东 方 向
李绪洪蔡拥华 王畅怀 温朝晖
宋陆京杨锦浩 朱 涛 陈俊宇
姚涯屏 李若晴 赖铁骢 邱健彬

2020年7月1日上午10:30,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中国华侨艺术博览中心、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当代岭南艺术中心主办,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江门市陈白沙思想研究会、江门市书画家联谊会、广州鲁逸文化、当代岭南公共教育协办的“湾区特展·岭南品格——山水本色·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在中国华侨艺术博览中心(江门市美术馆分馆)开幕。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许晓生,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方楚乔,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导师叶其嘉,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中山市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黎柱成,江门市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王畅怀,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杨锦浩,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姚涯屏,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广东省岭南美术院副秘书长赖铁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邱健彬,佛山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顺德区美协副主席何婉薇等200余人。

本次展览共展出36位艺术家作品,140余幅作品,展期到7月26日,欢迎市民前来观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