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人:“光盘”“打包”早已成为习惯
图片来源:江门台
临近中午,在蓬江区白石大道的一间大型酒楼,记者见到,前来饮茶吃饭的市民很多,他们点菜大都以“适量够吃”为原则:
两三个人点四五个小菜
五六个人点七八个小菜
并未发现铺张浪费的现象
有市民表示,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在家里做饭,一直以来都遵循厉行节约的风尚。
市民 林姨:吃不完就打包。在家里煮饭,也是有几个人就煮几个人的饭菜,会煮少一点,基本上都能吃完,吃不完就留下一餐吃。
市民 李伯:我们出来吃饭都“光盘”的,不会浪费,有多少人就点多少人的分量。粮食是农民辛苦种植出来的,我们要珍惜!吃不完的,我们都会打包带走。
餐厅在醒目位置贴出
“不剩饭、不剩菜”提示
在酒楼大厅显眼位置,张贴有“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文明用餐,从一粒米开始”等宣传海报。酒楼方面表示,近年来,市民文明用餐意识大幅提升,基本都能做到“光盘”离开,有剩“打包”。
近日,江门日报记者来到永康一街一家饭店,发现店内文明餐桌公约宣传海报张贴在醒目位置,餐桌上有倡导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的宣传卡。“文明用餐宣传得很好,我们现在在外就餐点菜都比较注意,按就餐人数点菜,而且有时候点多了服务员也会提醒。”前来就餐的消费者张先生说。
温馨提醒:点少,不点多
酒楼经理陈小姐:食客一般都是吃多少点多少。我们平时帮客人下单时,也会提醒客人,菜点得差不多就行了,吃不完浪费。买单时,如果服务员见到桌面还有食物,都会主动询问食客是否需要饭盒,然后帮他们打包。
总的说来,“节约粮食”可以从两方面做到,第一,在点菜环节根据用餐者的食量,酌情点餐,把“节约”行动做在前头。
第二,打包食物。“打包”属于补救措施,是否合适打包也要看用餐场合,如果是社交环境,可能须由主人家提出“打包”建议,如果是家庭用餐那就无拘无束了。
“打包不是一件丑事,反而是一件美德。”另外,打包剩饭剩菜还须满足一个前提,同台共食者使用公筷公勺用餐。
转发
一起节约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