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由江门市文化馆主办的“周末艺术沙龙”第五场演出“2020阿卡贝拉导赏音乐会”在馆二楼多功能举行。特邀导赏者张铭铭老师携手广州“Phevos人声乐团”呈现了一场纯粹自然而又浪漫梦幻的声音盛宴,使侨乡广大音乐爱好者零距离领略到阿卡贝拉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铭铭老师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声乐表演与教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广东金融学院创业教育学院音乐教研室讲师、广州市合唱协会常务理事、高校合唱委员会执委、广州现代阿卡贝拉俱乐部执行长、Single Singers组织广州代表。她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为现场观众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阿卡贝拉”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组成要素等乐理知识;随后,“Phevos人声乐团”成员分别向大家介绍和演示了各自所担任的“要素”,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
开场曲《Flashlight》正式拉开音乐会序幕,“Phevos人声乐团”用多个声部和声清唱并制造模仿出各种乐器及声响,“原汁原味”的呈现瞬间抓住了观众的耳朵,一曲完毕,现场掌声雷动。随后,他们又表演了充满台湾民族风情的《一想到你呀》+《老人饮酒歌》、古风古韵的《青花瓷》、创意音乐剧《雪狼湖》选段《怎么舍得你》、动感摇滚的《伤心的人别听慢歌》等风格迥异的流行歌曲,简单的人声化作鼓、二胡、贝斯、电吉他等丰富多姿的乐器,突破编曲形式的创新演绎令人耳目一新,将“人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乐器”实践到极致;尤其是歌曲《突然好想你》,他们用声音组成了一支“弦乐队”,在歌曲《不醉不休》中,他们还展现了蒙古族“喉音”艺术——呼麦,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震撼视听体验。
演出过程中,张明明老师风趣幽默的导赏和“Phevos人声乐团”默契无间的表演相得益彰,博得了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期间,台上台下互动频繁,观众还踊跃登上舞台与乐团完美合作了一曲《情非得已》,把现场气氛推向了最高潮。音乐会在一曲轻快甜美的《有梦好甜蜜》中圆满结束,陪伴市民群众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
精彩不止步,好戏不停歇!12月4日,江门市文化馆“周末艺术沙龙”第六场——“流行音乐爵士专场”等你来听!
演出嘉宾简介
“Phevos人声乐团”成立于2016年9月份,一直专注于阿卡贝拉表演和推广。乐团追求丰富的演出风格,力求展现人声最纯粹的魅力和默契的团队配合,宣传更好的音乐形式,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阿卡贝拉。
认识阿卡贝拉
阿卡贝拉(意大利:Acappella )即无伴奏合唱,其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纪的教会音乐,当时的教会音乐只以人声清唱,并不应用乐器。最具代表性的阿卡贝拉曲种,是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s)。多声部的阿卡贝拉音乐约于公元第10世纪出现。
公元14世纪,欧洲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阿卡贝拉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番新的景象。此时期的阿卡贝拉作品,以牧歌(Madrigal )最具代表性。
17世纪后,受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之影响,西方乐器的发展迅速,近代小提琴、钢琴等成了作曲家的“至爱”,纷纷为它们谱写乐曲。无伴奏合唱可说是进入了消退期。
到了20世纪初,人们开始怀念和谐的纯人声合唱,A cappella重新流行起来,并发展出近现代的版本。这阵“A cappella热”,先由美国开始,再逐渐蔓延至欧洲以至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