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2020年度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代表性濒危项目抢救性拍摄暨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新会鱼灯——钟松友’记录工作”开机仪式在江门市文化馆隆重举行,标志着“2020年度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正式启动。
▲江门市文化馆馆长、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蔡朝阳在开机仪式上致辞
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涵盖传统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7个,省级非遗项目29个,市级非遗项目69个。由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改变、传承人老化等各种原因,个别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困境。
为挽救“非遗”文化基因,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展示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恒久生命力,大力弘扬五邑传统特色文化,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我市特开展对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记录工作。
江门市非遗保护中心根据非遗濒危程度,将“新会鱼灯”列入首批抢救性记录名单,并作为首个拍摄项目。开机仪式后,摄制人员对“新会鱼灯”代表性传承人钟松友等人进行口述访谈记录工作,随后还将深入新会鱼灯传承人的制作场地、新会文化馆等地进行实地拍摄,力求完整记录代表性传承人制作新会鱼灯的每一个细节,保留传承人展示技艺的珍贵影像资料,进而建立相关文献资料让非遗的历史渊源有迹可循,不断丰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