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兼程,苦难铸就辉煌,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从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延续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让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薪火相传。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讲话精神,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激励党员干部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2021年5月21日,江门市美术馆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分别前往棠下镇的三堡村革命烈士陵园、雅瑶宋氏大宗祠、陈垣故居等红色革命基地及杜阮镇上巷村朱坑(土名)开展“学党史,明初心,知使命”江门市美术馆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史学习教育第八指导小组成员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棠下镇三堡村革命烈士陵园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棠下镇三堡村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了解到在抗战时期,中共组织曾在三堡村开辟和建立交通联络站,在三堡大井头组织成立了新鹤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第三中队,掩护中区纵队进入棠下和鹤山,开辟游击区。为了纪念这些可敬可亲的革命先烈,镇政府建造了三堡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上记载着三堡儿女英勇抗敌的革命事迹,梁礼康、梁桥丁、梁惠容、梁健文、梁海棠等5位三堡村烈士的名字也被永远地刻在碑上。我们不能忘却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让红色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三堡村委工作人员为全体人员讲述三堡儿女英勇抗敌的革命事迹
▲全体人员在三堡村革命烈士陵园前合影
雅瑶宋氏大宗祠
宋氏大宗祠是鹤山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和鹤山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所在地,鹤山第一个农会、第一个团支部也是在这里成立的。宋氏族人宋森曾任鹤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2017年4月、2018年1月宋氏大宗祠分别被江门市委宣传部列为江门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出席党的一大的部分代表”、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工人运动的兴起”“国共合作的建立”“鹤山革命斗争史”……大家都被宋氏大宗祠里一件件的陈列展品深深地吸引,驻足细看,久久不愿离开,仿佛这里的每一件陈列品就像是一座座用英雄的鲜血筑就的丰碑,让每一位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思想都得到洗礼净化,都能从每一位革命英雄事迹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大家都在认真观看革命题材展品
▲全体人员在宋氏大宗祠门前合影留念
棠下镇陈垣故居
陈垣故居是我们学党史活动的第三站点,我国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被毛泽东称为“国宝”的陈垣先生就是在此诞生和成长的。陈垣故居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详细地讲述了陈垣先生的生平事迹,由此我们得知,陈垣先生是一位炽烈的爱国者,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下积极投身革命,以笔作刀枪,抨击敌伪汉奸,显示了他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及与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的决心。新中国成立后,他继而治学任教,一生从事教学74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陈垣故居已成为党员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后人凭吊先贤的旅游胜地。参观完陈垣故居后,大家都被陈垣先生的为国为民、忧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精神所深深折服,也让我们牢记必须时时刻刻心中有祖国!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热爱我们的祖国!
▲大家在参观陈垣故居
▲全体人员在陈垣故居合影留念
杜阮镇上巷村朱坑(土名)
美术馆党支部除了重视、严抓党员、干部职工的党性党纪外,还注重馆内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之间的沟通、群众与党员之间的党群关系。因此,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还专门到杜阮镇上巷村朱坑(土名) ,了解了该村的党支部活动开展情况,这为我馆党支部日后下基层开展各类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党群基础。
▲全体人员在杜阮镇上巷村朱坑(土名)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意义重大。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可以更好地领悟党的初心使命。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既是新的起点,又是新的考验。活动结束后,大家深受教育和鼓舞,纷纷表示,要从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力量,以党史照亮前行之路、洗涤心灵之尘、激发奋进之力,做到学党史,明初心,知使命,以新担当、新作为,为建设我市的美术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