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4月30日正式印发并施行《江门市人民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工作办法》。立法基层联系点是基层群众、企业和其他组织直接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协助市政府有关部门深入基层直接了解、收集基层民意和立法工作相关信息的重要平台。
经江门市人民政府同意,江门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7月14日正式公布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入选江门市人民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名单(第二批)。
一、在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我市非遗保护立法工作迈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步
回顾2021年5月21日,“江门市政府第二批立法基层联系点选点调研座谈会”在江门市文化馆会议室顺利召开。会上,市司法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与会代表对我市侨乡文化资源和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地方立法工作进行了友好交流和讨论,并对在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非遗中心”)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达成一致共识。非遗中心开展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坚持“以立法促发展、以保障促善治”的初心,在法规制定前多倾听群众呼声、广泛了解民意,为我市保护和传承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法制支撑,也更科学地助推我市申报国家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
▲江门市政府第二批立法基层联系点选点调研座谈会
二、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提高立法质量。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参与立法活动,为我市的法治建设出谋划策。
(二)有助于构建双向互动的立法模式。“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构建自下而上的立法模式,更好地反映了原汁原味的人民意愿。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后,通过法律专业人员将其转换成法律语言,再提交立法机关,不但提高了立法建议的专业性,也相对提升了立法意见被采纳的成功率。
(三)有助于立法机关深入基层直接了解民意。扩宽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让人民群众可以在自家门口提出立法建议。通过搭建立法的“直通车”,打通民意最后一公里,将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立法热点问题和意见进行收集、整合和反映给相关部门,提升立法建议的精准度,让“高大上”立法更“接地气”。
江门市作为岭南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历史名城,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79个,其中国家级项目8个,省级项目21个,市级项目63个,县(区)级项目87个。非遗中心正式入选立法基层联系点名单,其联系职责在于“察民情,聚民智”,对未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及多部门联动有较大的积极推动作用。今后,非遗中心既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传递群众立法心声,又要对法律法规草案提出专业建议和意见,参与立法调研和评估等工作。非遗中心将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积极协助收集和反映立法工作意见和建议,打造深入基层、倾听民意的平台,努力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