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
在诗人陶渊明的心中
家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由此可见
国人对家的情怀是刻在骨子里的
华北平原的合院式住宅、江南的园林合院
福建的圆楼到岭南的青砖瓦房
自北向南各成一派
岭南素有淡雅风情
其中水乡最具代表性
小桥、流水、人家
也许是对水乡民居最好的注解
古劳水乡滨临西江,河网密布
房屋多依水而建
在不影响河道船只运行的情况下
很多人家还会借取河面空间
作为自家屋舍的一部分
除了临水民居一楼向外挑出
靠内的房屋也会有向外延伸的阳台
配以精美而各异的镂空设计
这不也是水乡人对美最淳朴的追求吗?
错落有致、各有差异的房屋
常见的有镬耳山墙和人字山墙
与一口口鱼塘
构成了十平方公里的古劳水乡
▲镬耳山墙
▲村中的轮船型民居
老宅间闾巷相连,青石铺路
老榕树心如磐石地扎根在路边
延伸到村民房屋
形成了一片清凉之境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
屋中有院,院中有树
树上见天,天中有月
……
林语堂先生对悠闲自在生活的描绘
不就是古劳水乡生活的剪影吗?
▲民居的小菜园
▲院子中晾晒的渔网
▲窗后的小庭院
在地村民生活节奏缓慢
生活过得充实而富有诗意
水乡人摇着小船开展一日的渔耕
日常的上香透露了
水乡人对神明、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刚下课的孩童和婆婆比谁更快到家
街坊邻居围坐于树下沏一壶茶谈笑风生
……
国人对家的美好希冀都融入在民居当中
而在古劳水乡
除了久经岁月打磨的古老民居以外
还有一处理想中的家园——古劳水乡纯水岸
▲效果图
在西江畔筑起
繁华之上,自然之间
既能感受到水乡的“趁圩”之乐
又能一揽乡趣生活的诗意
▲效果图
出门就是融合传统岭南建筑和南洋建筑特色
的上古劳圩滨水商业街
通过咏春会馆、王老吉凉茶文化体验馆
耳朵里的展览馆、供销社等特色体验
沉浸式感受水乡人家“趁圩”乡趣
▲效果图
不论是独自乘船漫游横海浪
还是和家人一起悠闲垂钓
都能随时随地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
静享亲水之乐
华侨城古劳水乡把传统岭南文化
植入到建筑中
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
将水乡700年文化的精髓
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
融为自由流淌的水乡生活
一路游逛,领略岭南情调
水乡百年老宅的魅力
置身其中,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