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江门市教育局、江门市中小学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主办,江门市文化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美育浸润 非遗大师面对面——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技艺传承活动”于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隆重拉开帷幕,为培英师生们奉献了一场生动、有趣、接地气的“非遗”研学大课堂。江门市教育局德体卫艺科科长李胜前、江门市中小学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建婷、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玉石花盆景制作技艺传承人周平辉老师、林妙珍老师、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副校长黄飞跃、江门市文化馆副馆长、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蔡晓敏 、江门市培英高级中校长助理刘彩红、德育处主任何仕中、工会副主席林雁翔、德育处副主任陈嘉辉、美术科组长贾俊秀及高一年级约300位师生代表等参与活动。
江门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技艺”,是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大师面对面”系列活动继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新会葵艺等进入培英高中的又一大特色研学项目。该项目的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周平辉大师作为本次主讲人,为培英学子特制了数盆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玉石花盆景作精品展示。课堂上,周大师将玉石花盆景的历史由来与制作技艺娓娓道来。随后,周平辉老师、林妙珍老师及同行的两位助理老师现场制作玉石花,让现场的学生近距离接触源自清朝的“非遗”文化,学习“宫廷非遗技艺”。“非遗大师面对面”研学课程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又提高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更浸润了青少年对历史文化、非遗文化、美育研习的综合素养。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平辉老师(左二)、林妙珍老师(左三)及同行的两位助理老师现场制作和传授玉石花制作技艺
△同学们聚精会神听课
“非遗大师面对面研学活动正式开始!”随着两位主持人高声宣布,现场的热度不断攀升。培英学子们拿着精心准备的材料与工具,在几位非遗老师的指导下,包铜线、串花叶、拧丝线、穿花蕊、捆花瓣……一道道复杂的工序迎刃而解,一朵朵美丽的玉石花相继绽放。随后,由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准备的非遗有奖问答环节将现场的气氛推上了高潮,大家踊跃举手,争相抢答。对非遗文化知识有所了解的同学对答如流,一份份精美的玉石花奖品收入囊中,惹来了周边同学艳羡的目光。整个活动中培英师生们对非遗传承和美育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排山倒海的热情一次又一次点燃了全场,寓教于乐,非遗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悄然萌芽,更坚定了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满校园”的发展信心与未来普及非遗传承与教育的发展方向。
△本次“非遗大师面对面”活动由两位高一年级的新疆同学担任主持
△周平辉老师有问必答,“0距离”手把手教导学生
△林妙珍老师近距离展示快速拴线技艺
△新疆同学专注学,用心做,玉石花成品得到助理老师的肯定
△一丝不苟的细致工艺,也难不倒这位男同学哟~
△非遗小知识互动问答环节掀起了活动的高潮
活动的最后,全场大合照,培英师生与周平辉大师相处的非遗时光永远定格在这一刻。2021年“非遗大师面对面”大课堂在培英学子们恋恋不舍中结束,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却在同学们的心中深深扎根。
△参与活动的传承人、师生、工作人员、志愿者等集体合影留念
据悉,此次圆满成功的“美育浸润 非遗大师面对面——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技艺传承活动”是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20年“非遗大师面对面——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传承活动”在培英高中的又一品牌活动力作。那么,这么火热的活动怎么能让它停下步伐呢,在此小编提前发布预告,在未来的日子里,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用心打造“非遗大师面对面” “我们的节日潮叹非遗” “非遗少年说” “非遗少年行” “非遗江门行” “跟着非遗游江门”等知名品牌活动,陆续邀请我市各级非遗大师把各自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带到各市各地、商圈、国企、网红景区、公共文化场馆,带入千家万户,务求让更多受众能领略到我们江门五邑有趣又有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偷偷剧透一下,今年第十场收官之作我们相约开平见,敬请期待!
【非遗知识知多D】
玉石花盆景传统制作技艺,于2019年8月被列入江门市市级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代表性传承人为水口镇舟辉工艺厂的周平辉、林妙珍夫妇。玉石花盆景,其制作技艺繁复巧妙,从选料、开片、成形,到精修、打磨、扎花等,共需要几十道工序,玉石花盆景选料严格,都是选用上乘的红玛瑙、红水晶、紫水晶等纯天然宝石,然后通过颜色搭配组合,攒制成不同造型、千姿百态的玉石花盆景。它们造型别致,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思精妙,是一种稀有的艺术品,极具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