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工作人员,自助办理借还书服务;穿戴式智能体验,沉浸式走进书本世界;电子瀑布流屏,扫码便可随时随地尽情阅读……11月30日,历时一年多,改扩建后的江门市图书馆揭开神秘面纱,对外试运行。
据了解,改扩建后的江门市图书馆由三座建筑构成,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是旧馆舍的2.5倍,新馆还通过连廊把三座建筑物连接起来。
30日一大早,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林瑶瑶便等候在这里,她告诉记者,图书馆改扩建之前,她是这里的常客,看到新馆试运行的消息后,便迫不及待过来体验。
△易航摄
扫描粤康码、检测体温后,记者走进主楼一楼大堂,守候在大堂门口的机器人“江图小宝”萌态可掬,迎接读者的到来。读者可向“江图小宝”询问图书馆的楼层导航和馆藏信息。
△图书馆服务大厅
在大堂总服务台一侧,设置了电子阅读借阅区,读者根据指引进行操作,就能成功借到一台电子阅读本,阅读本中存有海量的数字资源。此外,电子阅读本也能跟手机联动。
△特藏文献区
电子阅读借阅区旁,有个非常显眼的朗读亭,读者可以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来到朗读亭,高声朗读一段令人记忆深刻的段落和诗篇。在大堂右侧有6块从上至下的可触式电子瀑布流屏,屏幕上滚动着各式各样的数据、杂志,读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在线阅读或下载阅读。
△易航摄
“电子瀑布流屏除了展示常规的图书杂志外,我们还专门定制了具有侨都特色的数字化内容,如侨乡人物、侨乡红色故事、侨乡党建等。”江门市图书馆副馆长麦旭辉说,如今有了瀑布流屏,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切换阅读,既美观又方便。
新图书馆还安装了图书自助借阅机、自助办证机和图书自助杀菌机,无需工作人员,读者可以自助办理借还书服务,实现人员零接触。
这座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图书馆,处处散发着人性化气息。零门槛入馆,服务内容丰富,全馆无线网络覆盖,设置有无障碍设施。在少儿阅读区域,空间设计色彩明丽,以儿童喜闻乐见的造型定制图书书架、阅览桌椅,还配备了AR、VR设备。
△展览厅
江门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天亮向记者介绍,试运行期间,主要开放门楼和主楼部分,门楼主要是少儿阅读区域,包含了少儿玩具馆、绘本馆和数字阅读体验区与少儿图书体验区,主楼主要是展览区、报刊阅读、电子阅读、数字阅读和地方文献阅览区。
△绘本阅读区
目前,江门市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90万册(件),其中4万余册(件)为本地文献,电子图书130多万册,阅读座位1500多个,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250余台,是全市面积最大、藏书量最多、阅读服务形式最为丰富的公共图书馆。
此外,江门市图书馆借阅区还采用了先进的超高频技术,实现读者自助办证、自助借还,并将馆内图书与各县(市、区)联合图书馆的图书实现数据共享,实行一证通用,通借通还。
△连廊休闲区
江门市图书馆试运行期间
各对外服务部门开放时间为:
周二至周五8:30—11:30,14:30—17:30,星期六、星期日8:30—17:30
特藏文献区为周二至周六8:30—11:30,14:30—17:30
自助馆为周二至周日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