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江门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好新形势下文化馆工作,1月12下午,江门市文化馆202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在馆四楼会议室召开。全馆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了江门市文化馆2021年工作。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迅速组织传达市文广旅体局“全力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江门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党史宣讲、理论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积极举办“百歌颂中华”等“红色+公共文化”品牌活动,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让“党建+文化惠民”大放异彩。二是深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群文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馆举办了江门市第十四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颂歌献给党 奋进新征程”江门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舞晚会、“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风雅颂第六届广东省朗诵大赛(江门赛区)”“周末有戏——庆祝建党100周年专场演出”“诗邑江门原创诗歌朗诵会”“侨都百年——2021年江门市大型原创交响音乐会”、2021“同饮一江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江门赛区)等大型赛事演出活动,创排大型红色话剧《赤胆忠心龚昌荣》,全面展现侨乡红色文化,营造了共庆我党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三是创新升级全民艺术普及。2021年,我馆开设春季、秋季、暑期公益培训班共28个(涵盖成人和少儿),招收学员517人,培训人次达7380人次;策划组织了10场周末艺术沙龙系列演出(线下7场,线上3场);邀请国家级、省级艺术领域专家开展朗诵、戏剧表演、戏剧曲艺创作、版画创作、文旅演出等多场专题文化艺术培训;成立“江门话剧团”“江门市文化馆舞蹈团”“江门合唱团”等艺术团队并指导参与群文赛事演出;举办“童心向党 绘美五邑”等近十期大型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干部职工创作及辅导的歌曲《我的祖国我的家》、漆画《岁月留痕》、舞蹈《风华正茂》、小品《葡萄成熟时》、粤剧《清官谢仲埙》等文艺作品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斩获殊荣。四是扎实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通过举办“周末大舞台”“送戏下基层”“十分钟文化圈”“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文化艺术知识普及、技能辅导,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98场,人均服务时长达2.5小时,推进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五是深化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馆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数字阵地大力宣传江门市文化领域发展成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群文活动报道近800条,粉丝逾12000人;建设完成国家公共文化云对接暨广东省文化馆平台试点应用项目,在“文化在线”上传、发布信息2000余条,数据发布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建设完成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项目《人文大湾区之人文江门》系列微纪录片15集(名人名家10集、两院院士5集)、慕课《开平民歌写唱》10集、慕课《科学歌唱法》10集,依托数字技术实现文化馆各项活动“线上+线下”双线联动,使广大群众共享文化盛宴。六是稳步推进非遗保护传承。深入实地摸底调研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情况,积极参与“文化和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精心打造“非遗大师面对面”“非遗江门行”等非遗品牌,启动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广搭平台助推江门非遗项目“走出去”,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播、传承、焕发生机,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延续、发展和振兴。
会议对江门市文化馆2022年工作进行规划部署。一是勤学习、勇担当,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开展党建+群众文化活动,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以文化自信提升党建品质。二是保质量、创品牌,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继续加快基础文化设施建设,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活动指标。三是走基层、深挖掘,做好文化创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四是便百姓、利民生,文化服务再上台阶。做好免费开放工作,大力开展展览活动,广泛开办公益培训,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创造良好学习条件。五是重传承、促交流,非遗工作统筹推进。持续打造非遗品牌活动,不断充实完善各级非遗代表名录体系,组织开展非遗培训、交流、考察等学习交流活动。六是简单化、有意义,办好建馆70周年纪念活动。以建馆70周年为契机,在回顾过去中坚定信心,展望新时代群众文化美好未来。七是有规矩、成方圆,加强文化馆管理。健全制度管理,提升业务管理,强化阵地管理,更好发挥文化馆社会职能,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全面实施。
会议对江门市文化馆春节前后工作作出要求:站在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在筑牢疫情防线的同时,大力开展优质、示范性的文化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