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江门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积极响应号召,发挥文广旅体系统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职能优势,多维度突出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一、做好顶层设计,突出多规合一
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提前谋划、积极介入,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台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山海上丝绸之路滨海全域旅游运营服务体系总体策划》等规划,配合做好《台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将全域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在乡村旅游核心定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业态布局、文化游径整合等各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和科学合理的建议,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积极配合全市在乡村振兴的建设和运营机制体制的创新应用,引导各村落因地制宜实行“村民股份制”“委托管理制”“成立合作社”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对古村落进行整体性、保护性开发利用。
二、激发资源活力,突出示范引领
2021年,以“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模式深挖乡村特色文旅资源,突出示范引领,丰富旅游业态,发展美丽乡村经济。组织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省级乡村民宿酒店、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及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示范项目的创建和申报工作,海口埠获评第二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川山群岛旅游区入选省级旅游度假区,端芬镇、海宴南丰村成功评为2021年度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和示范村,四九书院、玄潭原舍、侨居文宿、望岗碉楼民宿等4家民宿入选省级乡村民宿示范点,41家民宿完成备案登记,备案量为江门全市最多;引导和帮助四九芦荟庄园、端芬海口埠、海宴五丰村、都斛林基路红色教育基地等创建国家3A级景区,不断提质升档。
三、夯实基础配套,突出公共服务
一是开展“两中心融合试点”建设,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海宴新河村“两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试点于7月完成并对外免费开放服务;二是开展公益文化艺术培训班,组织开展100多场的免费培训班,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项目;三是联动政企合作,推动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提质提档,与镇政府、企业共建合作,建设汶村自助馆,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文化、旅游、体育、商业服务于一体的乡镇文旅体融合的新型综合性公共服务空间,该项目成功入选2021年度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四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以“文化+旅游”高标准服务群众,成立了台山市银信文化研究会,海宴镇完成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的升级改造,并成功获批为江门首家非国有的博物馆,助力五丰村乡村振兴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五是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近年来持续开展台山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按照分类分层分领域,逐年安排不同群体开展体质测定,2015-2018年每年完成1000人测试,2019-2021年每年完成1500人测试;进一步完善乡镇体育健身器材安装和体育公园建设,2021年支持乡镇20个村委会健身器材配备及落实3个镇体育公园健身器材建设,以此强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保障,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公平感和幸福感。
四、塑造特色品牌,突出文旅供给
一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2021年组织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送文艺下乡、曲艺进乡村、非遗传承、非遗进景区等活动累计70多场,有效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组建20多人的侨乡文化志愿讲解员队伍并开展多场培训活动,务实人才队伍,助力乡村建设;二是大力举办文旅融合活动,协助举办大江乡村旅游节、草坪云谷墟市、三合一河两岸国庆墟市、台城桂水湾花样生活美食文化节等特色文旅融合活动,积极配合举办2021年农民丰收节等农旅融合活动;三是推进文物考古工作,组织开展第八批台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邀请省文物考古所对我市广海卫城城墙遗址及城门进行实地考古调查,并于10月6日举办了“广海卫城城墙考古成果”专题讲座,突出海丝文化品牌的打造;四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台山玉石雕刻”等4项目入选江门市级第八批非遗名录,“陈进晃柴火豆沙”等7个项目列入台山市第五批非遗名录,组织“台山民歌”“台山九人排球”两个项目申报第八批省级非遗名录。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2022年,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优势,以文旅体融合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台山市乡村振兴工作助臂添力。
一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壮大。继续做好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村)等示范项目的创建和申报工作,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支持有条件的乡村景区(景点)创建国家A级景区,进一步规范民宿业的发展,着力打造民宿示范镇及民宿集群。
二是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和传承工作,推动建设梅家大院—海口埠侨乡银信文化中心,加大对汀江走廊南粤古驿道的招商力度,加快海丝史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通过构建“城乡联动、借古出新”的展示平台,全域呈现台山海丝、华侨、银信、红色、排球、非遗六大文化。
三是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开展文艺下乡、戏曲进农村演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推动7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升级、1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试点等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村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四是深入推进群众体育发展。组织开展2022年江门市国民体质抽样监测工作和台山市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积极组队代表台山参加2022年江门市第十八届农民运动会,进一步完善乡镇体育健身器材安装和体育公园建设,谋划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联赛(江门台山站),进一步扩大南粤古驿道台山示范段的影响力。